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诗章》丰产神话探析

发布时间:2019-03-27 17:10
【摘要】:《诗章》中主要的丰产神话有希腊的珀耳塞福涅逝而复出的神话及叙利亚的阿多尼斯悲剧神话。这些神话中的丰产神或植物神都有从黑暗的地府返回光明的阳间、由死亡转向复活的经历。蕴含死而复生意义的丰产神话成为庞德探索战后西方"荒原"的载体,这就是诗人在诗篇中运用神话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main high-yielding myth in the Book of Songs is the myth of the return of the Greek perear, and the myth of the syneiss tragedy in Syria. The high-yielding god or the plant god in these myths has the experience of turning from the dark to the light of the sun, from the death to the resurrection. The high-yielding myth, which contains the meaning of the dead and the dead, is the carrier of the exploration of the western "wasteland" of the post-war of Pound, which i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oet's use of the myth in the Psalm.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7R111117B)
【分类号】:I712.0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程细权;;新材料入旧格律:吴宓的文学创造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4 未志英;;《约拿书》的隐喻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王宁川;;简政珍:意象维度中的哲与智——一位台湾中生代诗人的评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曹浏;;东西方文学作品中梦的运用及其比较研究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7 李东梅;;浅析《包法利夫人》——从弗莱的模式理论阐释《包法利夫人》的文学经典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8 林攀;;《夜色温柔》中迪克的圣经原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9 吕晶;陈懿;;庞德与艾略特的诗歌创作[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徐翔;;符号的生产与“符号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戴冠青;陈晓茹;;西方原型批评的中国化及其与中国古典意象论的互通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2 赵朝泉;;浅谈基督教文明对法国文学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明彦;;周文小说创作的意识维度[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4 方芳;;《反美阴谋》中的大屠杀原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苗变丽;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时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9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1917-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崔妮;论伊瑟尔的阅读理论及其深化[D];西北大学;2010年

3 庞红蕊;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4 韩福龙;科幻电影中的神话叙事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亚明;批评之美:《咀华集 咀华二集》的批评文体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玉环;威廉·戈尔丁的《蝇王》的原型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贤平;“象征”与“隐喻”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汤星亮;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权力问题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邢之美;论《白鹿原》中的原型[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赵炜;从接受美学看《魔戒》带给读者的多重审美经验[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的首部中文版诗集出版[J];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2 朱永良;;阿多尼斯诗作的象征世界与现实土壤[J];外国文学;2009年05期

3 彭龄;章谊;;走近阿多尼斯[J];世界文化;2009年12期

4 周丽娅;;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典范——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及其诗歌浅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杨洁;;阿多尼斯与“诗人何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齐仲;;维纳斯与阿多尼斯[J];文化译丛;1988年02期

7 阿多尼斯;薛庆国;;阿多尼斯的诗[J];朔方;2013年12期

8 李晖;阿多尼斯;;(叙利亚)阿多尼斯诗选[J];扬子江诗刊;2014年01期

9 唐晓渡;;阿多尼斯:困境和能量[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4年05期

10 阿多尼斯;薛庆国;;阿多尼斯:诗歌的意义在于撄犯[J];中国美术馆;2009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娄冢;流浪诗人阿多尼斯[N];财经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傅小平;阿多尼斯:诗歌今天赢得的多于失去[N];文学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康慨;诗人只有一个国度:自由![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波;“流亡者”阿多尼斯[N];经济观察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汪洋;交通减排不局限航空航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CBN记者 周舒;阿多尼斯: 诗歌比历史更伟大[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 薛庆国;阿多尼斯:演绎全新的阿拉伯文化史[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夏榆;当困境终结,诗歌也就终结了[N];南方周末;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苑;阿多尼斯:“为了现实的生活,去做梦吧”[N];光明日报;2012年

10 毕亮;诗人能够做什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本文编号:2448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48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9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