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诗歌审美的中西方美学差异与互补

发布时间:2019-05-05 13:18
【摘要】: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关于诗歌审美问题的研究中,引入并借鉴西方美学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然而不能因有"西学"而忘却了本土的诗学传统,因为西方美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内容指向、思维方式等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与中国古代诗学中相关或相近的审美理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非但不能否认,而且需要在互识互补中走向融合。文章主要从"直觉说"与艺术联想、"距离说"与"诗可凿空"、"移情说"与意境创造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析。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positive to introduce and draw lessons from western aesthetics in the study of poetry aesthetics, which is known as the country of poetry. However, we should not forget the local poetic tradition because of the "western learning", because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content orientation and thinking mode of the western aesthetic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so on.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it and the aesthetic theories related or similar in ancient Chinese poetics, which can not only be denied, but also need to be integrated in mutual recogni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is from three aspects: intuition theory and artistic association, distance theory and poetry can be hollowed out, empathy theory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creation.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106.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刘镇清;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钟名诚;;中西交融的散文艺术观——朱光潜的散文思想与创作实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王惠萍;;从《饮酒》(其五)的五个译本看译者的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刘祖健;;生态价值异化影响下的城市形态[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谢应光;;何其芳诗歌的语言策略与历史处境[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光明;;“失养者”的追寻——叶维廉的诗学批评[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蒋登科;;论叶维廉诗论的学术品格[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胡成蹊;文学译者的人文素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丽杰;;论题画诗的体式特征[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2 崔敬;;电视诗歌散文的意象之美——观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有感[J];中国电视;2007年02期

3 尚志芹;吴娜;;浅析英美诗歌中的词汇衔接现象[J];作家;2008年10期

4 韦统义,赵伯飞;试论中西方美学价值精神的互补与交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杜可富;威廉·布莱克诗歌的哲学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李有库;;浅谈文学与音乐的互渗与互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张伟;;古诗词意境与文人画意境之关系[J];艺术百家;2007年01期

8 刘谋;中西移情说论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李鸿然;;读格桑多杰诗歌印象[J];青海湖文学月刊;2009年07期

10 欧仁·鲍狄埃;风云;;芦笛调寄:《芦笛哟,芦笛!》[J];诗刊;197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扬志;;城与人的繁复图景——以邰筐诗歌的“临沂叙事”为中心[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玉梅;;诗歌语篇的认知语法分析——以 William Blake 的“London”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张立群;;垂落的姿态及其延展的过程——关于李轻松诗歌几种关键词的解读及其他[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郭秀艳;魏知超;郭晓蓉;葛晓菁;;诗歌内隐学习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董务刚;;试论托马斯·哈代诗歌的艺术成就[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6 许更生;;郑樵诗歌与其人生观浅探[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子淳;;现代化早期实践者的心声——读刘鹗《登太原西城》[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子淳;;现代化早期实践者的心声——读刘鹗《登太原西城》[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洁岷;;面对灾难或重大社会问题,诗歌何在? 诗人何为?[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亮;;在暧昧的临沂——邰筐诗歌散论[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郁葱;2005年,,我喜欢的诗歌[N];文学报;2006年

2 郭志刚;“与史同在”[N];文艺报;2006年

3 何轩;打工诗歌与和谐文化建设[N];文艺报;2008年

4 王小鲁;诗人还是不是那个为世界喊疼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记者 曾祥书;“用什么捍卫我们的诗歌”研讨会在京举行[N];文艺报;2006年

6 吴其中;诗歌的意境[N];安庆日报;2005年

7 柯平 著名诗人、作家;他不在别处,就在这里[N];宁波日报;2006年

8 张怀勋;赤诚的歌者[N];文艺报;2006年

9 李枫;神秘与怪诞折射出的现实意义与理想之光[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刘德安;秋天是深沉的[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新;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文体的言说[D];河南大学;2004年

2 谭雯;日本诗话及其对中国诗话的继承与发展[D];复旦大学;2005年

3 吕品田;动手有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4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大恒;江淹文学创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飞滨;汉—唐游侠诗发展史纲[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梁敏;协举方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李娟;精氨酰-tRNA合成酶和tRNA~(Arg)的相互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张广奎;人民诗人卡尔·桑伯格[D];中山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智义;阐释与再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严小玲;中国古代论诗诗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宋红梅;太阳原型意象的历史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爱霞;论温庭筠的人生悲剧与诗歌美学风貌[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晨;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汲;论爱伦·坡诗歌中的奇幻情结[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叶治;杜甫诗歌叙事视角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柳向阳;论罗伯特·潘·沃伦动物诗歌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林;王绩思想及其诗歌简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武国权;赵次公《杜诗先后解》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69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69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a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