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的“文化基督徒”身份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毅平;;芥川龙之介与洛蒂:分裂的中国与日本形象[J];书城;2010年01期
2 范文瑚;;在“死”与“非人”之间的抉择——谈芥川龙之介的《罗门生》[J];日本研究;1986年02期
3 李安凤;试论芥川作品中“火”的意象[J];日本问题研究;1999年01期
4 蓝泰凯;略论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李元亮;鲁迅与芥川龙之介的比较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张婷;;Veni vidi scripsi——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7 尹允镇;;芥川龙之介艺术之谜简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8 白晓煌;;日本新思潮派文学家与第四次《新思潮》创刊号手稿的发现[J];博览群书;1999年09期
9 郭艳萍;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J];日本学论坛;2000年03期
10 止庵;;鬼斧神工是芥川[J];书摘;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迪彦;;试比较黑泽和芥川的两座“罗生门”[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威周;陶振纲;张向民;;郭沫若选译《日本短篇小说集》的内容和意义[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3 郭沫若;菲戈;;我的母国·作为日本文学课题[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4 王璐;;谷崎润一郎作品中的中国幻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淼;那个时代、那个中国[N];光明日报;2007年
2 陈应年;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中国译本[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林少华;芥川龙之介:“恍惚的不安”[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潘启雯;青山七惠:好天气来自第一步[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施康强;1921,,芥川龙之介的中国[N];东方早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左丽慧邋实习生 沈双喜;日本没有“文坛”概念[N];郑州日报;2008年
7 止庵;从兼好到芥川[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华岳;日本古代的“人间喜剧”[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鞠战林;爱的支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书市场与书天堂[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2 木村泰枝;西方·日本·中国—日本人的“上海梦想”[D];复旦大学;2008年
3 陈云哲;跨界的想象与无界的书写[D];吉林大学;2010年
4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璐;谷崎润一郎与中国[D];吉林大学;2012年
6 高义吉;司櫖恷太郎のkt史小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林秀;芥川龙之介文学主题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尹红;论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刘庆星;走向毁灭的道路 芥川龙之介的悖论[D];宁波大学;2012年
4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创造[D];湘潭大学;2003年
5 孟雪;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佛教思想[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栾超;浅谈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的虚无思想[D];辽宁大学;2012年
7 周倩;芥川龙之介の『偷盗』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姚尧;芥川煃之介(?)小说「母」につい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振;从“神圣愚人”题材作品看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趣味”[D];重庆大学;2012年
10 陶凤;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0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4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