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作品经典化问题的后殖民审视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殖民视域下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品译介研究”【项目批号:12BWW05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章汝雯;《最蓝的眼睛》中的话语结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艺丹;;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莫里森研究综述[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6期
2 郑新民;;美国黑人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隐喻的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唐小霞;;《最蓝的眼睛》国内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宋亚军;;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叙事策略[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24期
5 杨芳梅;;《最蓝的眼睛》中的隐喻象似性解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崔美云;毕可拉自我迷失的根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李婉;;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看《最蓝的眼睛》的异化主题[J];文教资料;2014年3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美芹;在精神荒野中重建精神家园[D];山东大学;2008年
2 肖沁浪;莫里森小说的叙事手法与作品自由主题的展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良芹;;莫里森研究在美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2期
2 冯英;;莫里森小说中的食物与性[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田丽;;对“大故事”的质疑与解读——简析莫里森《最蓝的眼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徐莉华;唐倩倩;;苦难与困惑之下的审美——莫里森小说的片断撷取和美学阐释[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万丽丽;;论莫里森作品中的种族意识[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21期
6 王守仁,吴新云;对爱进行新的思考——评莫里森的小说《爱》[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7 唐红梅;;鬼魂形象与身体铭刻政治:论莫里森《蒙爱的人》中复活的鬼魂形象[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8 陈伟;;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2期
9 王玉括;;美国莫里森研究综述[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01期
10 蒋欣欣;;作家莫里森的身份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罗晓云;;手中的鸟——析莫里森《宠儿》中的环境描写[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王p鷓,
本文编号:2543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4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