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在儿童与文学之间——试论儿童文学对童年成长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10-18 06:40
【摘要】: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童年不仅对于整个人生具有"基础性"、"扩展性"价值,而且其本身也自有浑然天成的独立意义。正因为如此,儿童观的演进成为儿童文学审美独立的前提。而在此基础上,儿童文学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通道与喜闻乐见的想象游戏,既为孩子们提供了阐释的娱乐,也成为儿童语言学习的资源,它对于儿童"化影无形、润物无声"的浸染和抚慰、昭示与引领,沉潜在童年生命里,并最终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精神结构与心灵气质。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I20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丽军;儿童观:儿童文学的支点[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汤山土美子;我对鲁迅、周作人儿童观的几点看法[J];鲁迅研究月刊;1988年01期

3 朱自强;;儿童文学与儿童观[J];中国教师;2009年11期

4 高韩;;托起明天的太阳——鲁迅的儿童观和教育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冯乐堂;关于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的简略思考[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姚炎嫣;;再论儿童文学中的审美意识[J];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02期

7 朱自强;;“儿童”:鲁迅文学的艺术方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欢;;由《风筝》谈及鲁迅的“幼本位”儿童观[J];新课程(教研);2011年01期

9 朱自强;;“儿童”:鲁迅文学的艺术方法[J];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00期

10 赵准胜;;论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和语文教育的诞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进;;百年中国儿童文学[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周予援;;儿童戏剧创作的思考与演出市场的培育——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发展思路回顾[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绍兴市鲁迅小学教学集团 周一贯;今天 重读鲁迅的儿童观[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张锦贻;一种独特的创作视角[N];文艺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臻青;儿童剧应和孩子一起成长[N];辽宁日报;2007年

4 李利芳;让梦想在青春中闪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周旭峰;呼唤儿童文学的回归[N];文汇报;2006年

6 韩进;从“人的文学”到“儿童的文学”[N];文艺报;2009年

7 简平;历史荣光与现实担当[N];文艺报;2010年

8 采访人 谢迪南 商报记者 受访人 李东华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儿童文学作家;国内“顽童”闹文坛的背后[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李东华;教化、快乐与救赎[N];文艺报;2009年

10 安武林;每个孩子都是狂想家[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杜传坤;荆棘路上的光荣[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黎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准胜;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汝兰;尘埃下的似锦繁花[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大军;儿童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学斌;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媛;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希颖;中国现代文学童话中的儿童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兴华;新时期儿童文学观的美育意义[D];西南大学;2008年

3 栾明;当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与演变[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吴建荔;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丽;“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小说创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冰;周作人早期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丛立;别一种视野:鲁迅与儿童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文文;二十世纪初中国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念发展进程[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符丽;“儿童观”的嬗变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西北大学;2007年

10 霍美丽;话语转换与价值重塑[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0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50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c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