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角下的肖邦女性意识
发布时间:2020-03-24 12:56
【摘要】: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中国诗人舒婷《致橡树》中的一句话。对自由与关怀的渴望一直是中外作家追寻的主题,而其又尤其贴切女性世界。于是,美国女作家肖邦的小说《觉醒》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文学界的轰动,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进步。肖邦以短篇小说而闻名,他笔下的女主人公们追求女性的个人自由,期待体验生命的意义。这些女性意识在当时是超前的,肖邦也在她的作品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方法来体现这些意识,从而达到了很好的审美效果。 她的作品和生态主义紧密相联,诉说了女性、自然和文学的亲密关系。女主人公们从自然中获得力量,认识到女性和自然都处在一个客体的地位、都是受迫害的。她的作品又与后殖民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初级形态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和主体意识确立的过程,而其两者的融合又使肖邦的作品具有更深的内涵。她的作品若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研究,更称得上佳作。《觉醒》就是一个典范。肖邦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框架的建构,,逐步展示她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过程及意义。这不仅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而且是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是人类对自由与关怀的追求。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074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钢,裴亚莉;种族、性别与文本的政治——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与批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施e
本文编号:2598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9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