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反讽手法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4-19 18:54
【摘要】: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英国文学史中的瑰宝,在他不朽的传世经典中,莎士比亚将反讽这一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引起历代批评家的关注。将反讽导入世界,并给它命名的,是苏格拉底。两千多年来反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多蕴意的术语,并于18世纪在欧洲获得空前发展。莎士比亚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并以他高度的艺术自觉,巧妙娴熟地将反讽融于其作品之中。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第十二夜》的分析,探讨莎翁反讽艺术在其戏剧创作,尤其是喜剧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反讽技巧应用的巅峰之作,它融合了几乎所有莎翁在之前的喜剧创作中曾经使用过的反讽技巧,颇具代表性。 反讽理论在《第十二夜》中成功的运用,对于本剧在人物刻画,结构设置,和喜剧效果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总的来说,通过莎翁在剧中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境反讽的应用,揭示了主题,塑造了人物,优化了结构,增强了喜剧效果。本文将致力于通过对《第十二夜》的分析,解读反讽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尤其是喜剧创作中的巨大作用。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通过分析言语反讽在《第十二夜》中的应用,展现它在对于剧中男女主人公薇奥拉和奥西诺个性塑造上的突出作用。广义的言语反讽在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莎翁着力通过人物对话中的隐含意义,达到反讽效果,起到塑造人物个性的作用。乔装改扮的薇奥拉为情势所困,其言语中多具有隐含意义,从而使其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在对奥西诺的个性刻画上,莎士比亚也不遗余力的突出了这一特点。 第二部分叙述了戏剧反讽在《第十二夜》中的应用,及其在烘托喜剧气氛上的效果。通过对戏剧反讽概念的介绍,我们得出喜剧效果的产生源于观众的知,与剧中人物的不知而形成的鲜明对比。在《第十二夜》中莎士比亚采用了三种有效的途径达到这一对比:换装或伪装,孪生兄妹和恶作剧,正是由于剧中人物对于身份的误认,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从而笑料百出。尤其在对于管家马伏里奥形象的塑造上,他的荒谬虚伪的个性在一场恶作剧中暴露无遗,引发出观众的阵阵笑声。 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情境反讽在《第十二夜中》的使用,以及它对于剧中人物的刻画和剧情结构设计所起到的突出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情境反讽与情节设置通常是紧密相联的。情境反讽可以被细分为事件反讽和对照反讽。通过对管家马伏里奥不切实际的期望被一次次挫败过程的描述,不仅将他的虚伪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成功地建构了情节发展的副线。薇奥拉和奥丽维亚的截然相反的个性特征也通过对照反讽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561.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伟达;;“一半”何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重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虹;言语反讽的关联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姚俊;汉英言语反讽的形式与功能一项基于电视辩论语料的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小世界》中的反讽[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田洁;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反讽手法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晗;言语反讽的经济语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莹;政治辩论中言语反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晗;言语反讽的经济语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邓莉;从《傲慢与偏见》中的言语反讽看乔拉的反讽理论[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7 罗丹;言语反讽的语境激活[D];西南大学;2010年

8 周丽萍;论鲁迅小说的反讽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会征;从关联理论角度解析《哈姆雷特》中的言语反讽[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媛;《奥瑟罗》中戏剧反讽的言语行为分析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3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33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