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劳伦斯儿童观初探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二子;;08奥运大电影系列之二 当奥斯卡遇上劳伦斯——第一届“劳伦斯卡”颁奖盛典实录[J];黄金时代;2008年06期
2 于婧婧;;试论劳伦斯与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的异同[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3 孟娜;;论劳伦斯的生态女性主义价值观[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4 资云南;;论劳伦斯对故乡诺丁汉的矛盾心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范勇慧;;劳伦斯“性亦美”之美学观及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刘金娟;;劳伦斯:尝试拯救灵魂缺失的西方世界[J];长城;2011年08期
7 陈瑜;;扎克·桑德兰:18岁前孤帆游环球[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8年08期
8 丁晓春;;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劳伦斯作品解读[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郭印;;《牧师的女儿们》中的现代主义叙事策略[J];山花;2011年14期
10 朱自强;;“儿童”:鲁迅文学的艺术方法[J];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光江;;独生子女政策与儿童观的变迁[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峰;;从生态哲学角度解读劳伦斯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杜成宪;;从儿童歌谣游戏和绘画透视中国传统儿童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霍力岩;;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郭法琦;;试论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儿童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迪;;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黄颖思;;重建和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高静;;《儿童电影故事》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炎;我国传统儿童观的特征及其影响[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任桂彦 王亚丽;走进劳伦斯的世界[N];文艺报;2003年
3 记者 平萍 杜婕;劳伦斯期待与中国进一步合作[N];中国体育报;2003年
4 康概;劳伦斯禁画终于展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记者 徐墉;叶明会见劳伦斯体育奖运营代表团[N];杭州日报;2010年
6 苗福光;作为生物中心论者的劳伦斯[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智力》杂志社总编辑 李娟娟;西方儿童观的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8 饶晖 (中央戏剧学院);光里、尘里的劳伦斯[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余光中;阿拉伯的劳伦斯[N];中国邮政报;2003年
10 余缓;劳伦斯的真情世界[N];湖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传坤;荆棘路上的光荣[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黎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4 赵准胜;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惠虹;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玉忠;文坛凤凰的斑斓色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D];复旦大学;2004年
8 陆克俭;发现与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兰;利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的重估[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罗杰鹦;英国小说中的视觉召唤[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娟;D.H.劳伦斯儿童观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涂艳蓉;戴·赫·劳伦斯小说人与自然关系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郑晓莉;劳伦斯诗歌中意象之表现及性爱之描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怀琴;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和《恋爱中的女人》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思阳;从厄秀拉的形象看劳伦斯的女性观[D];吉林大学;2004年
6 孔力秋;试论劳伦斯小说中的生命哲学[D];吉林大学;2004年
7 刘际华;寻找新生活的人:劳伦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程心;从野性到神性[D];西南大学;2006年
9 王维;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审美观和思想意识[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娅;从《羽蛇》看劳伦斯后期长篇小说中的救世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42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4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