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暗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李思红;;隐喻和象征:弗罗斯特诗歌的两大特色(英文)[J];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王欣;;无处不在的幕后人——弗罗斯特和他的妻子怀特[J];世界文化;2014年07期
3 张卫东;徐育新;;冲突:现代主义视角下弗罗斯特诗歌的再解读(英文)[J];海外英语;2012年14期
4 周敏;;弗罗斯特的“修墙”艺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魏金梅;;论弗罗斯特诗歌创作思想渊源[J];山花;2011年10期
6 杨倩倩;;《弗罗斯特山庄》中的女性主义[J];名作欣赏;2018年12期
7 张建慧;;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多维空间构建及其哲学内涵[J];名作欣赏;2016年36期
8 卢云川;;《韶华易逝》对自然与生命的诠释[J];文学教育(下);2016年12期
9 陈颖;;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暗主题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10 杨华;;弗罗斯特《牧场》的陌生化解读[J];文化学刊;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丹;;浅析《未选择的路》内涵的开放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An Overview of Metaphor Research[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毛峻凌;;A Cognitive-Pragmatic Approach to Metaphor:an Inquiry into Systematic Mappings and Processing Effort[A];东北亚外语论坛(2018 NO.1 总第5期)[C];2018年
4 安虹;;A Comparative Study of Bird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李妙;;隐喻力、创造力与儿童教学(英文)[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涂寿鹏;;当代美国诗歌中社会及文化主要倾向[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7 甄艳华;;“自然诗人”,独辟“新”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毛永波;;隐喻扩展与义项建立[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9 汤漫江;;A Contrastive Study on Information Transferenc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Tale Of Two Cities[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APPLICATION OF METAPHORICAL SEMEIOTICS IN ID[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明伦;弗罗斯特与《游艺场》[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西渡(诗人、评论家)/论 曹明伦/译;在弗罗斯特的车辙里[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许京;弗罗斯特被评为世界最佳[N];中国体育报;2001年
4 柳宗宣;弗罗斯特的路[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路来森;“纯粹漫谈”的魅力[N];新华书目报;2015年
6 David Wainer 编译 储e,
本文编号:2644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4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