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女勇士》中“鬼怪”之解读

发布时间:2020-05-20 00:23
【摘要】: 鬼怪是美国文化和文学中比较独特的现象,可以追溯到万圣节和美国早期的文学中的怪魔意象,它除了包含黑暗,邪恶和神秘的意义,还有滑稽可笑的含义,有时还能附着于人,操控人。《女勇士》自出版以来,先后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其副标题是“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论文集:鬼影憧憧中的少女)。而“鬼怪”也成了理解这本书的关键所在。关于它的具体所指 文学形象,批评家和读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殖民主义批评家认为它生长在美国白人群体里,女权主义批评家将其解释为男性统治的社会,等等。这篇论文旨在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就是“鬼怪”一词的含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包罗万象的,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同时,它又是非完全贬义的,多面的。本篇论文还旨在于消除人们观念中普遍对于“鬼怪”这一符号的误解和陈见。就根本来讲,这本书里的“鬼怪”植根于美籍华人在不同传统、文化的激烈冲突中由于中国文化和思维模式以及自身的封闭等因素的影响,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缺乏了解,误解而产生的一种异化;它也植根于美国社会对华人的误解、偏见和歧视进而产生的一种异化;以及由妇女所受的性别歧视和压迫而形成的一种异化。 本篇论文分导言、三个章节和结语共五个部分。导言部分阐述了“鬼怪”的含义问题,分列出各个学派对它的不同理解,进而阐述出本论文的中心,指出“鬼怪”含义的非唯一性和包含性。第一章是“鬼怪”在《女勇士》中的第一个表现:任何不熟悉的事物让人产生的恐惧,焦虑和误解会异化成”鬼怪”。论点分别在”妖魔化的中国”和”妖魔化的美国”中进行论述,论文逐一讨论了它们的含义,着重指出其成因:。第二章讨论了“鬼怪”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先进文化的建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余吉生;试论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贾敬;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价值观探寻[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俞启义;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武晓燕;;中西跨文化交际现象及意义刍议[J];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王国辉;;跨文化交际失败原因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6期

7 郭雯静;;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郑晓煜;;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12期

9 赖丽萍;;对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0期

10 马樱;;从价值观角度解析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J];电影评介;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星亮;;略论社会-文化冲突的几个问题[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胥莉;;试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赵宁;;多元文化到跨文化——由法国政府驱逐罗姆人事件引发的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罗剑;;文化冲突中的布依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5 陈晓春;湖南大学《社会和谐治理与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课题组;;政府和NGO的文化冲突及调控[A];湖南省第六届公共管理论坛会议资料[C];2007年

6 潘松萍;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青少年犯罪解读[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7 周典恩;;清代畲汉文化冲突述议[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8 金碧华;;文化冲突下的累犯形成——对一起故意伤害罪的个案调查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单勇;谢识;;犯罪的文化冲突论[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10 俞石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长坤;经济全球化当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N];光明日报;2002年

2 齐涛;文化冲突与我们的选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范玉刚;是文化冲突还是宽容谅解[N];学习时报;2010年

4 高云;钟琴;外企文化冲突中的HR管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5 秦晋;输出管理中的文化冲突[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6 邹海仑;《爱妻》:民族大熔炉中的文化冲突[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王武钢;在文化冲突中前行[N];市场报;2008年

8 上海 殷国明;跨文化:文化冲突更扣人心弦[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王群依;正视建筑企业改制中的文化冲突[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车晓蕙 郑天虹 赖雨晨;粤普之争 折射社会变迁下的多元文化冲突[N];西部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骊;文化冲突与词的演进——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王来金;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5 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晓辉;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钟勇为;冲突与调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爱东;在华跨国公司绩效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越;身份与写作——德语国家年轻一代犹太裔作家叙事作品研究[D];北京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峰;跨文化管理冲突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杨照;伊莎贝尔·阿切尔:在文化冲突中实现自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康秋燕;JDBS公司(韩资)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刘晓燕;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睢俊香;青岛朗讯公司的跨文化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周征;对美国孔子学院中跨文化交际模式的调查与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福;《戴西·米勒》中的文化冲突[D];河北大学;2004年

8 纪莉;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适应过程与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9 刘淑娜;论HIP-HOP运动中的文化冲突与控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赵艳;中外合资企业中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1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71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