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康拉德小说《诺斯托罗莫》中的印象主义

发布时间:2020-05-20 14:19
【摘要】: 印象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方式,最早产生于绘画领域,之后对音乐、文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运用印象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家中,英国作家康拉德是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绘画是空间艺术,文学是时间艺术,康拉德在将绘画领域的印象主义理念引入小说中时,进行了一些具有开拓性的尝试,用印象主义手法丰富了小说的表达方式。本文以康拉德重要小说作品《诺斯托罗莫》为例,对康拉德的印象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分析,对印象主义这样一种并不为文学史家所瞩目的创作方法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 在绘画、文学领域,印象主义的理念相同,但表现方式迥异。具体到康拉德的小说领域,印象主义又具有鲜明的康拉德特色。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中对这样几个领域中的印象主义的概念进行了归纳,认为,在绘画中,表达“印象”是目的,而在文学中,构建印象画面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一种手段。在康拉德小说中,作家通过对印象片段的理性加工表达对真实的认识。 在小说中,康拉德构筑印象画面让读者“看”,同时又运用表面看来非理性的线索对这些画面进行并置、拼贴,使读者对画面一时又难以看清。本文第二章对康拉德在《诺斯托罗莫》中使用的印象主义手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康拉德借鉴印象主义绘画技法及空间小说的构筑方式建构起《诺斯托罗莫》中的印象画面,同时,使用叙述视角的频繁转换、叙述时间的错综变化、并置、模糊等手法使这些印象画面的排列服务于其主题思想的表达,使其具有了深度解读的可能性。 印象主义手法的运用,使得《诺斯托罗莫》对人物、意象等的构造取得了不同于使用传统创作手法的效果,本文第三章对《诺斯托罗莫》中所取得的艺术效果进行了分析。康拉德将与某一人物有关的片段散置于小说的情节中,使人物在更为丰富的层面上获得了意义。而从多个视角出发建构的意象画面,使《诺斯托罗莫》中的意象具有多个侧面的意义。错置的印象碎片特别适合展现纷乱、复杂的革命画卷,《诺斯托罗莫》通过对各派政治势力的碎片的建构,表达了革命的相对性和偶然性。 印象主义不是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通过对《诺斯托罗莫》的研究,我们发现,印象主义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达手段,而且表达了对历史、人性的新的理念,这些对当代人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旭彩;;论康拉德小说的叙事技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陈惠良;;康拉德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主题表达的关联性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姜礼福;石云龙;;《诺斯托罗莫》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刘旭彩;刘丽新;;康拉德作品中的印象主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邓颖玲;《诺斯托罗莫》与康拉德的艺术主张[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赵海平;;福特的印象主义与约瑟夫·康拉德[J];国外文学;2006年01期

7 高继海;从《“水仙”号船上的黑水手》及其《序言》看康拉德的艺术主张与实践[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2期

8 邓颖玲;《诺斯托罗莫》的空间解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1期

9 邓颖玲;论“印象派”绘画技巧在《诺斯托罗莫》中的运用[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3期

10 于建华;试析康拉德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2672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72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