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走向布莱诗歌的双重世界

发布时间:2020-05-20 18:21
【摘要】: 布莱如此定义诗歌之旨:“所有的诗歌都在旅行,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他肯定未知与无意识,强调感性和直觉,又不完全摒弃知觉与理性。波西米的“两世界”之说既给诗人布莱以运思之灵感,又给本文作者以构架之脉路。论文共三章,各以荣格理论为主线,意在烛照诗人之旅,别开诗境洞天。 第一章旨在阐释荣格理论与布莱诗歌之联系。荣格,作为一名寻找灵魂的现代人,毕生致力于探究心理世界之森然万象,揭示缘起,完整人格;布莱,宛如一朵孤独的流云,穿越喧嚣与躁动,潜入灵魂,体察万物。二人所取,路虽迥异,道却暗合。 第二章意在以荣格理论为提挈,探讨布莱诗歌中的内在心理世界。其内在世界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并对应着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本文从面具和自我的角度去解读其显性世界的意识层面;从阴影和自性的角度去解析其隐性世界的无意识层面。当衔接并融合两个层面,以期克服分裂,臻于整合。 第三章着重于探究布莱诗歌中的外在世界以及内外两个世界的整一。论及布莱诗歌的外部世界,本文作者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而引出两种诗歌创作方式及两种相应的诗歌世界,其一为囿于人类本身的方式及死亡的世界;其二为归化万物的方式及灵动的世界。而后者诗境可与内在世界达成协和,终而完成整一。 人生有涯,诗境无限。大地的诗歌永无消歇,布莱的旅行漫无止境。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丽;;论蒲松龄纪昀小说创作心理相同点[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刘嘉伟;丛国巍;;^褪枰庀筇轿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杨敏,万春;《雷雨》中的“雷雨”意象及其原型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家伦;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7 王海洋;;薛宝钗文化人格及其哲理评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冯瑞贞;张t,

本文编号:2673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73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d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