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判》中看卡夫卡的“罪”与“罪感”
发布时间:2020-05-27 04:38
【摘要】: 在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文学史中,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无疑是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和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哥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这是美国诗人、剧作家奥登(W. H. Auden)对卡夫卡的赞誉。与卡夫卡同时代的德语小说巨匠托玛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也称赞卡夫卡的写作是“精心设计、充满好奇的缜密、客观、清晰透明、适切的文体形式”,并称他为“一个准确写作的保守主义者。” 然而,对大众读者而言,卡夫卡的作品代表着现代人的疏离与寂寞、孤独与绝望,在困境中不断探求、寻索出路,却往往发现生命的怪诞与荒谬。卡夫卡因此而被推崇为存在主义的先驱,被冠以虚无主义者、不可知论者甚至无神论者的头衔。人们在卡夫卡作品中所表现的孤独感、恐惧、迷惘和绝望中看到了自己生存状态的尴尬和荒诞,对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卡夫卡的阐释者也随之蜂起,出现了一股历久不衰的“卡夫卡热”。本文从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出发,探讨卡夫卡那充满“罪”与“罪感”的内心世界,主要观点如下: 导言:概述“罪”与“罪感”的定义及其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罪”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法律层面,一个是道德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对于基督徒来说,罪感是一种宗教上的个体体验,在基督徒的眼中,个体在上帝面前都是负债者,是谬误的载体。这是基督徒的一种自我否定的态度。罪感不仅仅是基督徒所独有的一种情感,只是作为有信仰者的一种代表,基督教的罪感尤为突出。罪感的出现永远关乎信仰,只要是有信仰的人,无论他信的是什么,就永远无法摆脱罪感的纠缠。 第一部分:定义卡夫卡心中的“罪”。主要通过对卡夫卡日记的解读来定义卡夫卡心中的“恶”,卡夫卡心中的“原罪”和“本罪”。引出卡夫卡在伦理关系问题上的脆弱。 第二部分:定义卡夫卡心中的“罪感”及其特点。卡夫卡心中的“罪感”,是卡夫卡对自己能够重返天堂的一种信念,是指引着卡夫卡不断接近天堂的明灯。它代表着卡夫卡一种虔诚的生活态度,是卡夫卡坚持自我内心谦卑的存在的一种拷问。这种“罪感”是一种“原罪感”,是莫名而无神的,是卡夫卡一种悲哀而被动的防御机制。 第三部分:卡夫卡的“罪感”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卡夫卡造成的影响。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个人方面和民族方面。个人方面的原因既包括卡夫卡自身的个性,也包括儿童时期家庭中的宗教氛围。这种“罪感”的出现对卡夫卡来说是一种慢性的自我损害,它很大程度的损害了卡夫卡的生命能量,也导致卡夫卡产生了巨大的虚无感,但这种“罪感”中却包含着一种向“善”的力量,指引着卡夫卡不断地完善自身。 第四部分:结合具体作品《审判》,通过对作品的解读来分析卡夫卡的罪与罪感。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发现卡夫卡对作品主人公“罪”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K的“罪”是早就预定好的,其根源就是K的自由意志。这种自由意志唤醒了K的“自我”。在“罪感”问题上,K的“罪感”与他的存在息息相关,并且在他的个人使命感的指使下不断升级,最终以生命为代价来结束“罪感”的积累。 第五部分:结论暨《审判》在罪论上的意义。卡夫卡通过对k的“罪”与“责”的深究,最后指向的却是更深刻的、更高维度的“自我存在”,自我的“自由意志”。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521.074
本文编号:268296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521.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利;沉沦与超越[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严月英;变形视域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2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8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