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研究中的美学与政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磊;;《英国文学研究》(第一辑)出版[J];青年思想家;2003年02期
2 浦立昕;;中国语境、全球化视野、美国文学研究——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4期
3 淑芬;;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隆重举行庆祝杨仁敬教授从教50周年暨美国文学学术研讨会[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范彤;夏为;;风雨沧桑七十载 辛勤耕耘半世纪——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隆重举办庆祝杨仁敬教授从教50周年暨美国文学学术研讨会[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2期
5 申红;;全球化语境中的美国文学研究[J];电影文学;2008年20期
6 范彤;夏为;;杨仁敬教授从教50周年暨美国文学学术研讨会[J];译林;2009年03期
7 虞建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学断代史研究之我见[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5期
8 ;“美国文学研究与教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9 范彤;夏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隆重举办庆祝杨仁敬教授从教50周年暨美国文学学术研讨会[J];外语研究;2009年02期
10 陈广兴;;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深化和创新——杨仁敬教授访谈录[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2010’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A];2010’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冯毓云;罗振亚;;拓开北疆文学研究新领地——《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总序[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3 刘浩;;“巴比特式”人物论[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后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5 于宏;;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当代民族文学创作——以当代藏族文学为中心[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6 冯乃康;;历史定位与理论阐释——深入《徐霞客游记》文学研究的两点思考[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陈忠义;何新所;;泉州之元明清文学研究[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苏晓军;;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互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刘尊举;;转变理念,更新方法:明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三届年会会议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10 王一如;;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型编辑家——何其芳[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耿葆;构筑面向未来的中美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庄锡华;文艺与现代化[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崔修建;深情凝眸中的独识卓见[N];文艺报;2007年
4 王杨;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11年
5 石一宁;“新世纪文学研究”渐成气候[N];文艺报;2006年
6 李利芳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日益迫切的儿童文学研究[N];文学报;2005年
7 马征;阿拉伯裔美国文学:超越“东西方”[N];文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晋华;学者声音:文学研究与出版缺什么[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刘再华;一部船山文学研究的力作[N];文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胡兆燕;文学,到底在怎样活着[N];中国财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魏燕;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4 朱小琳;回归与超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6 芮宏明;钱穆文学研究述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马世年;《韩非子 》的成书及其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玄宗女贵莲(释慧莲);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国庆;“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邵珊;威尔逊的文学与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欣;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纽约”[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程远;丧失权威的时代悲剧[D];扬州大学;2007年
3 蒋金芳;唐代赠序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利文;唐代咏竹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林华鹏;宋孝武帝刘骏文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姜春;布迪厄“文学场”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邢香菊;《新唐书·文艺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彤英;宋代乐府题边塞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海英;美国文学对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2年
10 罗良功;兰斯顿·休斯诗歌思想特征和艺术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10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1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