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兰登书屋在1946年决定把《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合成一卷时,并没有其它动机。但是威廉·福克纳却说他的出版商想证明他能“在同样的意识流风格下描写贵族和农民”(Blontner,1976,228)。《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描写一个社会地位没落的南方家庭。它从四个叙述者的视角分成了四部分来讲述“四个南方孩子的成长历程和意义”,而且福克纳描述的这个富裕家庭的没落被看作是“南方贵族悲剧性没落的象征”(Kartiganer,1979,3-4)。福克纳称之为“特技”的《我弥留之际》是由十五个叙述者讲述的五十九个部分组成。它讲述了一个家庭到四十公里之外的母亲家族墓地去埋葬去世的母亲的一段几乎令人难以忍受的旅程。通过家族中的七个成员和小镇上的八个居民的叙述,可以清楚看到这是一个“为坚韧付出很高代价的喜剧故事”(Kartiganer,1979,3)。 然而,有一个主题把《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联系到一起。在这两部小说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主要家庭状况:兄弟们由于“父亲软弱”和“失去母亲”而试图拥有“母亲的替代者”的过程中表现出他们残忍或自我毁灭的一面(Bassett,1989,79)。儿子比女儿更容易意识到母亲的失去。Nancy Chodorow 说:“女人进入这个象征世界和男人是不同的,有很多原因致使女儿不能像儿子那样全身心或者是绝对的进入这个象征世 WP=53 界”(Fowler,197,51)。女儿可以通过自身成为母亲而重新构建那种失去的关系。 福克纳通过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叙事技巧揭示了母子关系这个焦点。这种关系是作者在许多部小说中一直关注的,而以《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最为突出。南方白人母亲的堕落大大影响了孩子的心里成长。尽管母亲的堕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它确实破坏了母子间的自然关系。失去母爱对孩子来说在自己的无意识中建立本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两个家庭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心里创伤。小说中的孩子们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孤独,自恋,互相仇视,残酷以及缺乏沟通能力等不健全的性格特点,而缺乏母爱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因此,福克纳对人物的描述提供给我们一个洞察他的小说中的角色性格形成的心里历程。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南方白人母亲的社会地位和堕落原因。南方社会由于不同的目的创造了白人女性。无论社会地位的高低,白人女性都被排除在父权制的统治者之外。实际她们只是用以强化南方的种植园父权社会结构的工具。同时因为她们是父权社会的标志,她们的身体也被严格限制,不能有正常人的欲望。她们不得不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社会空间内。这样的地位必定导致她们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的变态,而这又影响了她们的孩子,使她们的孩子带有一定程度的心里创伤。福克纳的小说表明了在现 WP=54 实社会中白人母亲对于生养孩子的地位的焦躁不安。南方文化和历史赞扬妇女的文弱、圣洁、忠贞和多产。因此她们成了父权社会中基座上的雕像。 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康普生家的孩子们失去母爱后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反应。孩子们成长中的堕落就是康普生家族的堕落。因为康普生夫人抛弃了他们,昆丁和杰生自然的把他们的感情转移到他们的姐妹凯蒂身上。在康普生家的三个儿子心中,凯蒂代替了母亲的位置,变成了母亲的象征,而凯蒂的失贞又极大的刺激了他们。昆丁不但固执地坚守着以凯蒂的贞操为代表的家族荣誉的信念,而且对当前的事件又无能为力。他看不到未来,也走不出过去。为了保住家族的荣誉,死亡是他唯一的出路,为他无望的生活提供了避难所,也为他疲惫的精神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杰生则拒绝过去,仅仅关注着有关未来的任何信息。他认为家族荣誉是负担。他惟利是图,渴望变成有钱人,可他却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因为他最大的财富来自于凯蒂。他冷酷的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他鄙视过去,也不喜欢现在,他的目标是虚幻的将来。杰生的理论是自我失败的。他认为自己既是一个统治者,又成为这个世界的替罪羊。因此,这种施虐受虐狂的心理使他变成了一个最容易上当的梦者。他的梦并不迷人,反而极其丑陋,最终毁灭了自己。 在第三章中的讨论中可见,本德仑家的孩子们变成了他们的母亲反抗父权制的工具。他们用生活中的事物代替无法获得的母爱。通过这些替代 WP=55 物,本德仑家庭的其它成员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些替代物也表明,本德仑家的三个儿子有能力处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生活在现实中。达尔不像其它几个人那样拥有母亲的替代物,不但没有,他还不断追求那本不存在的母爱,所以达尔无法像其它人那样度过人生道路上的隘口。达尔感觉不到自己的实际存在,无意识中也没有完整的本我。达尔寻找的意义是和客体相分离的,身份和身体相分离,所以他只能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疯人院里。 从时间上看,康普生家的孩子逃离现在而本德仑家的孩子忍受现在;在家庭上,康普生家庭最后破裂,本德仑家庭重新组合;这两个家庭的孩子们之间都有冲突。造成这些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失去了母爱。失去了母爱给孩子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使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挫折。福克纳对这些人物的心理描写可以使我们从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晓红;;昆丁: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喧哗与骚动》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饶晓红;;“声音”与“愤怒”——班吉的后结构主义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李湘云;上帝的记号:福克纳“白痴”形象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江守义;叙事中的时序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余小倩;朱振武;;《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艳;;福克纳小说中的多重声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黄然;;从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看女性意识的觉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方钦;;多元批评视野下的“玫瑰”——《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在当代中国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杨燕;;危情玫瑰别样红——论艾米丽南方情结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许晓萍;;短篇小说《夕阳》的背景及人物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陈民;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谢雪梅;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分形[D];浙江大学;2006年
6 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钦峰;福楼拜与现代思想[D];四川大学;2006年
8 刘国枝;威廉·福克纳荒野旅行小说的原型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朴玉;于流散中书写身份认同[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岩;英雄·异化·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梅;无望的找寻与虚妄的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石洁;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及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福克纳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田蓁子;针尖上的蜂蜜[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芳;《八月之光》的叙事结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燕;探析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艺术[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6 周振琳;福克纳小说的叙事模式[D];南昌大学;2010年
7 潘沛沛;现代基督的希望和拯救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雪;《八月之光》的存在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严青;论福克纳种族立场的模糊性[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谭咪咪;超越生存处境的自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
2717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1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