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8 14:01
【摘要】:夏目漱石踏上文坛的时候(1905年),日本的新体小说已经相当成熟,而自然主义文学,又把小说带上了新的高峰,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境地。“自然派”的作家,标榜作家放弃理想,只要写真实、只要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就够了。夏目漱石的创作主张和自然主义文学流派截然相反。在创作初期,他坚持强烈的正义感,主张文学可以“虚构”,提倡有余裕的小说即“低徊趣味”的小说。认为艺术要超脱现实,超脱人情,才是美的。他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贯穿“自我本位”的思想,主张以日本民族文化为核心,建立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新文化。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高贵品格和对明治社会的批判精神,赢得“伟大的人生教师”的称号。 生活上的不如意造就了他敏感的神经,使得他比别人更能体验到人情的冷暖,发现社会的黑暗。加之他具有高深的汉学功底,又受过西方文化思潮的熏陶,所以比起同时代的作家他的创作是左右逢源,技高一筹。 本文将对夏目漱石的小说进行文本分析,从叙事学的理论视角分五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夏目漱石的叙事技巧和驾御语言的能力,领略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艺术成就。 论文的引言,简要介绍夏目漱石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国内外目前夏目漱石的研究概况,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评论夏目漱石的主要的文学理论即叙事理论,重点分析“余裕”论、“自我本位”、“非人情”三个主要观点,夏目漱石所阐释的这些理论的内涵,以及他自己在小说创作中又是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的。 第二章,运用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夏目漱石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漱石的小说采用了不同的叙事视角,主要以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的全聚焦和第一人称的限制内聚焦为主,而很少使用不利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第三人称叙述的外聚焦的叙事视角。 第三章,分析漱石小说的叙事结构,本文作者认为,漱石的小说结构安排是没有固定模式,小说的内容长短不一,结构紧慢不一。一切都是为了适用报刊连载的特点,为了作品引人入胜,赢得读者的数量。但是,其结构有总体的统一性。在多部小说中,设计在主题内容上有内在联系的故事情节,塑造性格不断建构发展的人物形象,创造特定的叙事结构,是夏目漱石小说的另一重要成就。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313.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歆馨;从“自我本位”到“则天去私”—夏目漱石文艺思想的嬗变[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9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19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