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部经典小说探究美国中年人精神心理变化
发布时间:2020-07-17 09:18
【摘要】: 本文以三部经典美国小说作品-欧内斯特·海明威的遗作《海流中的岛屿》,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名著《雨王汉德森》以及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二十一世纪初推出的力作《中年:浪漫之旅》为研究对象,试图在详细的文本细读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在心理对三部作品共同描写的美国中产阶级中年人形象进行深入研究和解析,探讨美国中年人精神心理的变迁过程。本论文旨在通过历时性研究的方式,借助欧美文学批评界大师级人物、原型批评理论主要代表者-诺思罗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三部作品主人公和环境的神话原型所在。并运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分析自二战到二十一世纪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之内,美国中产阶级中年人的精神与心理方面在对待家庭与婚姻,社会与人生等问题上发生的变化,表明战时中年人的精神是抗压到自我压抑的过程,战后中年人内心是极度迷茫到盲目寻找出路的过程,二十一世纪中年人在经历人生挫折后是从醒悟到重塑自我价值的过程。本文还指出,精神自救是不同时代人的共性,三部作品虽然写作年代、背景、作者均无密切联系,但是作品中的人物都在各自不同的社会中不断地进行精神探索,他们面临困境都重新认识自我,拯救自我,分别走上了既理想又现实,既困难又不失乐观的探索之路。因此,主人公们从中领悟到人生真谛,积极应对中年危机带来的茫然与困惑,并给予读者们面对挑战和危机的勇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这一层面上讲,三部作品又是紧密联系的。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759256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萍;兰晓龙军旅三部曲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程亚丽;欧茨小说中城市女性的困境与自救[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9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5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