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之子》中的后殖民身份构建与混杂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风雅颂;;为什么一定要有关系呢[J];人生与伴侣(上半月版);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东;;对自认的法律效力的认识[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张士楚;;论19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念[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3 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的几个问题[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蒋桥生;;让调解走进“禁区”——民事诉讼调解范围与限度之扩张[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金平;;论我国的自认法律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元小勇;;论独立董事之独立性[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郝雪冬;;对新婚姻法的几点看法——试论夫妻财产的约定[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杜涛;;互惠原则与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9 黄世德;;论《若干规定》设立的自认制度之不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王鹤云;;光杆名词回指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源;基于身份关系赠与不得撤销[N];中国妇女报;2011年
2 案例编写人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 赵慧;特殊身份关系当事人间借贷事实之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王长军;身份关系的案件是否都不适用自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郭敬波 洪学军;恋人分道扬镳,赠与财产应否返还[N];检察日报;2009年
5 王丽娜;夫妻间婚前债务能否因结婚而消灭[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王晋;离婚协议中的“赠与”条款能否撤销[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师安宁;共同共有制度的存续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曾献文;恋爱合同:锁住爱情还是成本[N];检察日报;2003年
9 曹建飞 何忠林;刑法惩治窝藏、包庇犯罪应顾及人伦情感[N];检察日报;2007年
10 单士瀚;“借父生子”案相关法律问题探讨[N];江苏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成;共同犯罪与身份关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2 郭美松;人事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杨蕾;公司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增;婚姻契约观念的限度与嬗变[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淇;关于生育权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苑;《午夜之子》中的后殖民身份构建与混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2 赖荣华;论共同共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邵彩然;论人事诉讼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李曙光;《午夜之子》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韩文菊;对萨尔曼·拉什迪《午夜之子》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解读[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艳群;论我国人事诉讼程序之建构[D];四川大学;2005年
7 吴霜;论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的构建[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8 李辉;人事诉讼程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夏梅;论共犯与身份[D];河南大学;2008年
10 秦芳;身份协议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0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6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