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阿特伍德小说创作中溺水意象的多重意蕴

发布时间:2020-07-19 13:34
【摘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诗人和评论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一直佳作不断,屡获大奖,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迄今为止,她已出版11部长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集、14部诗集和3部文学评论集。阿特伍德的创作涵盖了女性主义、民族主义和生态主义三大主题,这三个方面的主题往往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而将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阿特伍德基于女性个体生存而营造的民族幸存问题。阿特伍德的小说创作带有明显的技巧性,这主要得益于她对意识流、不可靠叙述者、开放性结局、元小说、戏仿、反讽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广泛运用。严肃主题所包蕴的思想精髓借助新颖、先锋的形式进一步得以彰显。她深受原型批评大师诺思洛普·弗莱的影响,对神话故事、原型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 阿特伍德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11部长篇小说上,它们凝结了阿特伍德对女性、个体、社会和民族的深邃思考,也体现了一个作家的担当,字里行间透出阿特伍德对民族和国家的强烈使命感。 本论文主要从阿特伍德的小说入手,以溺水意象为切入点来分析其小说创作中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力图系统而全面地分析意象在中西方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溺水意象的原型和其在西方文学史长河中的源流和传承,描述溺水意象在历代作家笔下的运用,概述阿特伍德在小说创作当中对溺水意象的运用。 第二章借助精神分析学的无意识理论、弗莱的原型理论和心理学知识详细论述阿特伍德小说中频繁出现的溺水意象所具有的多重意蕴。溺水的第一层意义是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生存困境后所做的回归自我、重塑自我的选择。阿特伍德对溺水意象的运用所要传达的显然不止这一层含义,她从女性作为出发点,由个体上升到群体,由群体上升到加拿大民族,以一个身负社会使命感的学者反思加拿大的历史和前途命运,追问加拿大人的集体“自我”困惑,思考建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属性的道路,这便是阿特伍德借溺水意象所要表达的第二重要义。对个体生命极为关注、具有人类共同意识的阿特伍德也通过女主人公的投水映射出女性(也包括男性)对溺水死亡的价值评判和永恒追问,这构成了阿特伍德小说作品中的溺水意象所具有的第三重含义。 第三章对阿特伍德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溺水意象的动因进行了探讨,主要有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两个方面。就内在动因来说,主要从作家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其女性观进行分析;就外在动因而言,则侧重从弗莱原型理论的影响、水意象的女性象征意义和隐喻指向以及加拿大文学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自我成长小说思潮等因素来展开探讨。阿特伍德对溺水意象的钟情有多方面的诱因,既有作家本人的心理倾向和思维认知因素,也有文化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和时代潮流的因素。 阿特伍德笔下的溺水意象所承载的意义是丰富多重的,不仅指向女性在主体意识缺失的情况下寻回自我、回归自我、重建自我的艰难历程和独特方式,也指向了在加拿大人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殖民地思想以及由此而致的民族意识缺失、自我意识匮乏和自卑心态,由此更衍生出作者阿特伍德对溺水死亡的价值判断和回归大地母体的原始冲动。水作为生命之源,在阿特伍德这里变成了女主人公跳出权力模式的唯一机会、自我成长的通幽曲径、重获自我的隐秘通道、温暖心灵的秘密港湾。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它是自我生命的重启和成全。无论是生还还是死亡,生命的质量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而民族自我意识和属性的建构也可以作如是观。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寅申;;《夺命心跳》 到底是谁心中有鬼[J];东方电影;2011年06期

2 张晓琴;;孤独的溺水者——再读《姚内奇》[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3 来小兮;;来小兮诗歌[J];诗选刊;2011年09期

4 老镜;;老镜作品[J];诗选刊;2011年07期

5 ;声音[J];中华儿女;2011年16期

6 赵彦;;枕畔书[J];创作评谭;2011年04期

7 大姿;;骄子一例[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4期

8 丁义;;镜子里的女人是谁——《女祭司》中的镜像主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9 小酥;卜库塔;;夜微凉[J];男生女生(金版);2009年01期

10 怀金;;怀金的诗(三首)[J];山花;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小旋;戴龙;方亚;;厦门农村1~14岁儿童意外溺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康慨;阿特伍德新作误撞SARS[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薛忆沩;在黑暗中窥探[N];南方周末;2007年

3 通讯员 王华平 特约记者 刘光辉;武警官兵勇救溺水群众[N];解放军报;2001年

4 童蔚 编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幻想与牺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宋建冲 费开俐;“三好”学生周帅为救溺水伙伴献身[N];新华日报;2000年

6 马军;酒后溺水而亡 状告泳馆败诉[N];检察日报;2002年

7 ;水库危险无人管 无辜学童溺水亡[N];检察日报;2000年

8 李崇兴;河道内溺水谁之过[N];中国水利报;2002年

9 刘意青;存活斗争的胜利者——加拿大女小说家[N];文艺报;2002年

10 最高法院法研所 杨洪逵;原告在被告没有管理责任的河道溺水身亡责任自负[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雯;身体的囚禁,精神的逃离[D];浙江大学;2011年

2 欧翔英;西方当代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晨;论阿特伍德小说创作中溺水意象的多重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红荣;论阿特伍德小说中镜子意象的多重叙事[D];暨南大学;2012年

3 陈薇;迷惘、寻找与回归本真[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陶兰;论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若干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兰芳;阿特伍德《盲刺客》的互文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博;“与死者协商”[D];山东大学;2012年

7 刘颜;从征服到和谐共生[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张彦;试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阿特伍德的《羚羊与秧鸡》与《洪疫之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智丽;男权主义文化下的女性生存困境[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洋洋;阿特伍德对神话人物的改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2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62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