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哈姆雷特的动机

发布时间:2020-08-08 21:14
【摘要】: 自哈姆雷特这个艺术形象诞生以来,对其延宕复仇的动机研究从未中断。哈姆雷特形象不仅为戏剧舞台增添了无限魅力,而且为戏剧动机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位丹麦王子复仇延宕的动机吸引了众多研究者。而这些研究结论本身,就反映了自《哈姆雷特》诞生以来戏剧理论界对戏剧动机理论认识的发展史。因为哈姆雷特延宕复仇之行为,不仅是心理学动机理论解剖的对象,而且是戏剧动机理论瞩目的焦点。 至今,在哈姆雷特动机的研究领域,一共有以下五种观点:“软弱”说、“客观情势”说、“思虑”说、“缺乏信仰”说、“恋母”说。 而本文则认为,造成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根本原因,却是他理想化的内心精神世界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相互较量与争斗。 通过对哈姆雷特理想化品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对立这一动机生成的条件与过程的分析,可知戏剧动机的复杂性,首先体现在几乎每一动作都是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心理因素相裹挟的结果。行为没有理性的人物形象,失之社会性;行为忽略了非理性的作用,则失之生命形态。因此,理性与非理性的交互作用,才能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 而影响戏剧人物动机生成的要素主要有:时代、地域、生活状况、生活方式、学说、家庭、交往、学识修养等等,这些要素交织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向作用于人的心理;这些要素共熔于哈姆雷特之精神世界,形成哈姆雷特独特的理想与现实尖锐对立的动机特征。 由哈姆雷特动机的生成过程可以看出,哈姆雷特的动机生成中,包含着与克劳狄斯动机的对立,与母亲的动机的差异以及与其他人物动机的交互作用。戏剧人物动机的对立与差异也是揭示哈姆雷特复仇动机的重要方面。 哈姆雷特动机的独特性,决定了这部剧作的人物形象塑造与主题、立意的独特性。它构成了哈姆雷特形象魅力之源:反映了普遍人性,以及作者对人物动机的深刻体察与揭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刘毓秀;;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陈小柏;徐兵;;浅析舞蹈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7 汤俪瑾;;论政府诚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罗刚;浅析采访主客体间的心理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9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应山;魏经宇;;检察院现行考评制度浅见[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王文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把高校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梁笑梅;;20世纪巴蜀文学地域的空间形态研究层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王洪;艾廷华;;基于边界认知的空间运动现象要素类型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王中珍;;科技期刊书脊的美化与信息传递[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孙玉石;;郭沫若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下)——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沉思[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9 贾奋励;电子地图多尺度表达的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10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敏君;基于图像的自动聚焦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5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京;中国戏剧戏曲表演中对于动情点的诠释及其处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丛慧;探析漆艺发展现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6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86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