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克特短篇小说集〈徒劳无益〉的写实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562.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羊习习;;所有的故事都写不出我最爱你的感觉[J];文苑;2016年12期
2 阿微木依萝;;骑手[J];中学生天地(C版);2017年02期
3 米宗;;程耳的懂得与慈悲[J];齐鲁周刊;2017年04期
4 李奇;;曾孙女向图书馆代还百年前借书[J];科学大观园;2017年04期
5 樊迎春;;火是你灭的——评于一爽短篇小说集《火不是我点的》[J];南腔北调;2017年03期
6 武晓勤;;小说家路内[J];青年文学家;2017年07期
7 祁小鹿;;失灯[J];作品;2017年09期
8 咏禾;;教育书亭[J];人民教育;1987年12期
9 赫尔曼·康德,魏育青;加冕日[J];外国文学;1988年02期
10 朱延生 ,弗朗索瓦兹·萨冈;郊游[J];外国文学;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自波;;感于哀乐,动之笔墨,晓以性情——评李瑾短篇小说集《狐狸的后园》[A];当代文坛(2016增刊2)[C];2016年
2 张睿睿;;志怪、暴力与死亡背后的写作空间——评安昌河短篇小说集《忧伤的西瓜》[A];当代文坛(2016增刊2)[C];2016年
3 李威周;陶振纲;张向民;;郭沫若选译《日本短篇小说集》的内容和意义[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4 赵庆柏;隋丹妮;唐一源;;小世界方法在整体和局部表象产生任务多导事件相关电位活动研究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5 李健;周莉;隋丹妮;唐一源;;整体与局部表象产生的EEG时频分析[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张国礼;侯茜骅;;不同表象类型、焦虑水平对大学生罚篮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夏;灵魂逸出常轨的时刻[N];文汇报;2017年
2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梁永安;充满理性的调制感 这是20世纪小说中的爱情[N];文汇报;2017年
3 李生平 周林刚;在平淡的生活中呼唤真善美[N];深圳特区报;2017年
4 实习记者 袁欢 本报记者 郑周明;薛忆沩:品质取决于原著和译本间的“角力”[N];文学报;2017年
5 周其伦;农民作家周汝国的“春天梦想”[N];新华书目报;2017年
6 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 戴铮;《人面兽心》:推理名家玩转接力小说[N];中华读书报;2017年
7 宋玲;希拉里·曼特尔短篇小说集《暗杀》:隐于日常生活背后的野心[N];文艺报;2017年
8 刘宇昆;勇敢而谨慎地探索未知的世界[N];解放日报;2017年
9 侯雯雯;不写作也能活,但就没机会干掉你讨厌的人了[N];中华读书报;2017年
10 石一宁 壮族;责任·悲悯·细节[N];文艺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波;回到想像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胡怡君;贝克特小说中的时间难题[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霞;《论贝克特短篇小说集〈徒劳无益〉的写实风格》[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史炜煜;茱帕·拉希里短篇小说中的家庭创伤[D];苏州大学;2017年
3 农雪玲;晚明白话短篇小说集的“人情”与“天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娟;麦克尤恩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的生态解读[D];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曾艳;泰国短篇小说集《小公主》(节选)汉译实践及翻译报告[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6 马凯丽;美国短篇小说集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新疆大学;2014年
7 田月;论贝克特在《等待戈多》、《终局》和《跌倒的人》中对爱尔兰性的重现[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8 刘思艺;巴别尔短篇小说集《骑兵军》的主题[D];南京大学;2014年
9 王倩;贝克特戏剧中的“游牧”性特征[D];上海戏剧学院;2017年
10 王素华;死亡背后的荒诞—解读贝克特的《马龙之死》[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5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0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