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间谍》的时间意义探讨

发布时间:2020-10-24 00:04
   《间谍》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创作后期的一部政治小说。小说围绕格林威治爆炸案进行。格林威治天文台既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抽象人为时间的具体表现。将故事的主要事件设计成炸毁格林威治天文台,这无疑是对时间发出的挑战,康拉德的时间哲学也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从叙事时间和心理时间两方面对小说中的时间意义进行了探讨。从叙述角度看,康拉德巧妙地运用一种立体的、多层次的、并与意识融为一体的叙述模式,有意淡化消融近代小说对历时性发生的线性叙述。从意识形态看,作者敏感地把握住了二十世纪转向非理性、往内心世界探索的动向,以心理时间为主轴,努力探索人物的内在世界,强调人物的心理时间和机械时间的不可
【文章目录】:
一、《间谍》中的时间主题
二、被拆解的叙事时间
三、心理时间对机械时间的克服与反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学文;;瓜果的世界冠军[J];世界博览;1984年10期

2 ;跟随着康拉德去漂洋过海[J];世界文化;1985年02期

3 杨波;原始主义与现代自我意识[J];求是学刊;1990年04期

4 高继海;康拉德人格与作品的二重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杨波;康拉德海洋异地小说的美学追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6 张崇鼎;康拉德·艾肯和他的《李白来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7 吕伟民;“海是真正的世界”——谈康拉德笔下的大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8 高继海;马洛的“寻觅”与库尔茨的“恐怖”——康拉德《黑暗的心》主题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9 崔万胜;;论康拉德及其《黑暗的心脏》[J];许昌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10 顾汉燕;;试论康拉德小说中的原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璟慧;方式即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2 宋庆宝;拜伦在中国[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陈广兴;康拉德小说情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胡强;“焦虑时代”中的“道德现实主义”[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凤珊;约瑟夫·康拉德殖民话语的矛盾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晓玲;康拉德的《吉姆爷》的现代主义特征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3 柏钧;论《吉姆爷》中的文学印象主义[D];中南大学;2002年

4 刘远芳;康拉德短篇小说中的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季峥;用存在主义解读康拉德《黑暗的心》[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6 郝险峰;论《吉姆爷》中吉姆的双重身份[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7 吕芸芸;寻找自我之旅[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8 邓建英;《黑暗的心》之女性主义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乔修峰;帝国与《吉姆爷》[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莉莎;《黑暗中心》——种族主义与反帝国主义双重视野的交织[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53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53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a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