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少年,再造中华——百年来中华文学中的“少年中国叙事”鸟瞰
发布时间:2021-06-09 18:24
将笔触延伸到中国近现代史中,循着历史的踪迹,"少年中国"的由来以及"少年"与"中国"这两个词汇之间的内在精神、历史关联得以梳理出来。"少年"作为初入世事的生命群体,其在青春懵懂和爆发期中对理想、教育、婚恋、精神、心理诸多方面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其实负载着深厚的文明、革命、启蒙等深刻涵义,也暗合着"少年中国"的沉睡与觉醒、衰落或兴盛。从"五四"至当下,"少年"作为作家想象现代、叙述中国的叙述策略,铺展开了文学的精美图卷。从这一视角出发,读者能够以更加从容、开阔的视阈触摸《少年中国》系列丛书中十五位当代作家的文本,感知他们年少时代的书写,潜入中国少年的真实生活,期待、寻找蓬勃待发的少年"中国"。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5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本文编号:3221090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5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本文编号:3221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22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