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神圣罗马帝国——《浮士德》第四幕第三场解读
发布时间:2024-03-12 04:45
歌德《浮士德》第四幕第三场依据1356年颁布的神圣罗马帝国基本法——《黄金诏书》,上演了暴乱、平叛以及之后帝国的分封,借此演绎了帝国特殊的建制和政治格局,以及世俗统治与教会神职间复杂的俗圣关系。该场作于1831年,在整部《浮士德》中最后写成,是歌德继自传《诗与真》后,也是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神圣罗马帝国解体、维也纳会议及欧洲复辟、七月革命等一系列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后,再次把神圣罗马帝国系统地搬上舞台,并借助戏剧场景安排、诗歌体式等文学形式,充分展示了一个维系千年的政治现实、政体形式对于——至少在形式上——维系帝国内部和平、保证各地区多元发展的合理性以及帝国建制中利弊交织的复杂性。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二
三
本文编号:3926562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二
三
本文编号:3926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92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