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1905年战争与日本文学
本文关键词:1894—1905年战争与日本文学
【摘要】:在日本与亚洲各国之间,由于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不同立场,有关战争的记忆是不同的。对于侵略者日本来说,其战争记忆几乎只是二战后期美军在日本进行的空袭以及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日本成了无辜的受害者,而其侵略者的身份几乎风化殆尽,这是日本至今与亚洲各国难以弥合情感裂痕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明治时代的日本文学为切入点,挖掘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文学中的战争记忆。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外语学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日本文学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分类号】:I313.06
【正文快照】: 日本著名学者小森阳一指出:“在日本,作为战争记忆的正式仪式,人们热衷于纪念广岛,但是满洲与失败的帝国亡灵一起,从战后的公共记忆范畴中被抹杀了。”[1]日本自从成为冷战时期美国的反共桥头堡以来,战争的记忆淡忘了,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后,就愈发被忘却了。90年代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洁;;迎合与批判之间——论夏目漱石的“满韩ところどこ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03期
2 张晓宁;;与谢野晶子的战争观[J];外国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雯;;历史与人:鲁迅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张羽;;从《满韩处处》看漱石的中国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3 王爱英;外国文学活动中身心疾病的影响与表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春田;;民族·主义·文学——评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4期
5 张志梅;;鲁迅式“疾病符码”的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程诺;;仙子何为——《彼得·潘》中的仙子“叮叮铃”形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邓丹;陈芝国;;陆志韦新诗节奏试验综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8 张宏;;从文化政治看鲁迅笔下的“乡土中国”[J];创作评谭;2005年10期
9 姜燕;程诺;;《边城》的自然景物描写与古典和谐美[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徐杨;;发现“第三者”:中国现代文学婚恋叙事片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彬彬;;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杂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冯雷;;“佳期已过”的记录与慨叹——论王夫刚的诗[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谭以诺;;後a鱾
的屒本主┏鞘,
本文编号:577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7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