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觉与自恋人格——阅读菲茨杰拉德的“美国新潮女郎”
本文关键词:女性视觉与自恋人格——阅读菲茨杰拉德的“美国新潮女郎”
【摘要】: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历史上是个极具魅力的时代,当今社会文化的很多元素皆来自这一年代,不少当时的人和事已成为美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作家菲茨杰拉德(后简称菲氏)和"美国新潮女郎"(后简称"潮女郎")正是其中之二。"潮女郎"这一特殊群体无论在现实中还是艺术领域中一直是菲氏关注的对象和创作的主题。笔者尝试从自恋人格层面,站在女性主义角度对《了不起盖茨比》和《夜色温柔》中主要的潮女郎进行探讨,力求揭示作家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建立文学与当下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当今女性从潮女郎身上得到些启示。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关键词】: “潮女郎” 自恋人格 从潮女郎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规划项目“菲茨杰拉德的自恋人格与‘美国新潮女郎’创作研究”,编号12GH019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自恋背景文化对自恋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恋普遍存在于强调个人需要和成就的个体主义文化中,它是美国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爵士乐时代”尤为突显。此时期的年轻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专注于自己的个性”。一方面,当时的年轻女性逐渐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集体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文文;;爵士时代的情感悲剧——简析《夜色温柔》中的婚姻与爱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7期
2 蒋桂红;;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茜的自恋形象[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21期
3 李一李;;《荒岛余生》的生态主题探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8期
4 甘德安;;跨界创新:应用型大学脱颖而出之路[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刘弟娥;;本土语言、文学语言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广西文学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6 张利;;透视华裔美国女性文学[J];青年文学家;2014年08期
7 王渤;;寻找生命的自然之维——生态危机背景下的顾城诗歌研究[J];社科纵横;2014年05期
8 王育烽;陈智淦;;塞林格的生态哲思——再论《麦田里的守望者》[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
9 梅婕;;《诗经》中感生神话的文化解读[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渠成成;新时期草原小说的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佳佳;安妮·普鲁小说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吴可佳;《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成长主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翊;;自恋人格与教师接纳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试策略[J];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郑涌,黄藜;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3 彭婧;;自恋人格与悲剧命运——简析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倒塌》[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陈紫;张一田;谢为伊;高洁;张雪平;;大学生自恋人格特征显著性水平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彭红卫;;屈原的自恋人格及成因新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汤素娜;;哈罗德·品特剧作《生日晚会》中的自恋人格[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刘俊池;;双重认同、自恋与三角爱欲范型的固着——《人生》中高加林爱情悲剧成因的解析[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陈静;;厌女亦或自恋?——试析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之叙述者[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毛雪莹;高中生网络自恋人格与人际吸引[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阳;高中生自恋人格特征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晓燕;大学生自恋人格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78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7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