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忧郁的热带

发布时间:2017-07-27 03:19

  本文关键词:忧郁的热带


  更多相关文章: 奈保尔 回过头 性幻想 情意结 精神分析学 加勒比地区 自传色彩 殖民文化 苏丹人 纪实类


【摘要】:正《游击队员》(一九七五)是奈保尔的中期作品。此一时期还有《自由国度》(一九七一)和《河湾》(一九七九)。这三部小说质量颇为可观,将笔触伸向非洲和加勒比地区,描写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局势,给作家开辟一块新的领地。回过头看,奈保尔最富特色的创作多半是出现在这个时期。
【关键词】奈保尔;回过头;性幻想;情意结;精神分析学;加勒比地区;自传色彩;殖民文化;苏丹人;纪实类;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游击队员》(一九七五)是奈保尔的中期作品。此一时期还有《自由国度》(一九七一)和《河湾》(一九七九)。这三部小说质量颇为可观,将笔触伸向非洲和加勒比地区,描写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局势,给作家开辟一块新的领地。回过头看,奈保尔最富特色的创作多半是出现在这个时期。《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仁,方杰;想象·纪实·批评——解读V·S·奈保尔的“写作之旅”[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惠婧蕊,杨金华;希望在别处——试解《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逃离的含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罗屿;;都是传记惹的祸[J];新世纪周刊;2009年02期

4 王威廉;;远方之间:从“看”到“见”的距离——奈保尔的话语三棱镜[J];书城;2010年06期

5 罗小云;建构特殊环境 体验文明冲突——解读奈保尔后殖民小说《大河湾》[J];国外文学;2004年03期

6 黄应利;《米格儿大街》的叙述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邹颉;后殖民作家中的佼佼者——评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的创作[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8 尹锡南;奈保尔:后殖民时代的印度书写——“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中的印度书写”研究系列之三[J];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03期

9 郭旭胜;启蒙抑或解构——鲁迅《复仇(其二)》与奈保尔《曼曼》之比较[J];名作欣赏;2005年04期

10 梅尔·古索;钟志清;;“探险家”奈保尔[J];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珊;;奈保尔的文学向导——《父子家书》中的阅读谱系[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孟玲;;正确地认知自我与他者——对《上海孤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思郁;奈保尔并非无限文学化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胡;奈保尔再次宣布即将封笔[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周志明;《魔种》:勾勒奈保尔的完美创作生涯[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凸凹;雄踞之处,未必是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康慨;保罗·瑟鲁:新传记或会永远毁了奈保尔的声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赵毅衡(旅英学者);谁能为奈保尔辩护?[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本版编辑 北塔(译者) 胡朗(书评人);《奈保尔家书》VS《傅雷家书》他乡异客的父子深情[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袁f^;奈保尔的小人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9 陆建德(学者);在故乡的大地上流浪[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百年诺贝尔 移民代表“我的心”[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曦霞;V·S·奈保尔后期创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邓中良;奈保尔小说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梅晓云;文化无根—以奈保尔为个案的移民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聂薇;V.S.奈保尔小说《抵达之谜》辩证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周敏;后殖民身份:V.S.奈保尔小说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王刚;漂游在现实与虚幻之间[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高照成;奈保尔笔下的后殖民世界[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毅;奈保尔的文化身份与叙事语言[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旭峰;解放政治与后殖民文学[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尹锡南;英语世界中的印度书写[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艳峰;无法化约的特立尼达与奈保尔的文化身份危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婉;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予淑;为印度历史塑型:V·S·奈保尔的印度形象书写[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玲;通往第三空间的身份之旅[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威子;奈保尔游记《印度三部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6 郎静;论维·苏·奈保尔小说中的空间生产[D];兰州大学;2013年

7 杜玮;奈保尔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和《河湾》中的身份危机[D];兰州大学;2010年

8 义芳;奈保尔小说《抵达之谜》中的冲突与统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单珊;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杨文欢;西印度文学双子星[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9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79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6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