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小说“历史化”的诸种方法
本文关键词:新移民小说“历史化”的诸种方法
【摘要】:近几年,新移民小说在国内引人瞩目,部分作品被知名导演改编成影视作品,进入大众的视野。哈金的《南京安魂曲》,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张翎的《阵痛》、《金山》、《唐山大地震》,薛忆沩的《通往天堂的最后一段道路》、《白求恩的孩子们》等作品虽然题材各异,但均具历史深度。本文将结合文本分析新移民小说如何想象历史、"历史化"的诸种方法及其带来的启示。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哈金 严歌苓 张翎 薛忆沩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化消费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研究(1992—2011)”(批准号:12YJC751065)最终成果
【分类号】:I106.4
【正文快照】: 巴尔扎克关于小说是民族秘史的观点被《白鹿原》扉页转引后引起广泛认同。安德森将民族定义为“想象的共同体”,认为小说与报纸等印刷媒体为“重现”民族想象提供了技术上的手段,小说想象与民族想象同源1。在《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中,陈晓明花了很大的篇幅谈论文学历史化的问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然;郭永玉;;叙事:心理学与历史学的桥梁[J];心理研究;2012年02期
2 苗变丽;;整体时空下的宏阔追求——铁凝《笨花》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王军伟;;成长与轮回——关于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一种主题解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应伟伟;;“欲望”的受害者和“能指”的牺牲品——对麦克白悲剧根源的精神分析研究[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02期
5 夏青;;莎剧《李尔王》的巴赫金式解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杨薇;;《首都经济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世界;2010年04期
7 刘琦婧;赵鑫;;浅析《新闻联播》“抗震救灾英雄谱”的叙事模式[J];新闻世界;2010年05期
8 李亚白;西方近代小说的历史意识[J];前沿;2003年12期
9 李芳;;《驼峰上的爱》复调主题生成的形式因素分析[J];前沿;2009年11期
10 赵学政;;诗歌(词)中的北疆游牧史考——以匈奴、鲜卑为例[J];前沿;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然;;从《金色笔记》看莱辛的女性政治意识与叙事策略[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程光炜;;当代中国文学中主体形象的变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5 颜水生;;历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说“种的退化”主题新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大平;;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修倜;;“戏仿”的喜剧性动因与创造性建构——以中国当代影视喜剧为例[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丁莉丽;;乡村牧歌的消逝——当前乡村题材电影的一种倾向[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王利红;;试论卡莱尔的浪漫主义史学思想[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周建漳;;试论历史存在的故事性[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中郭德纲相声的正能量传播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蔡佳作;论海登怀特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叙事性重构[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黄立;高中叙事性文本的文本细读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王婷;试析陈述相邻对的基本类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高立新;《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原著与电影改编的叙事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徐杰;民族关系历史记忆建构问题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然;;从笔尖到内心的长涂——刘伟林小说印象[J];创作评谭;2001年05期
2 刘文良;小说精神与微型小说的精品追求[J];肇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吕明;与“纸老虎”一齐跳跃——论小说和报章新闻互动中的成长[J];当代文坛;2002年01期
4 李子云;从潘向黎小说想起的[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5 李万武;“守旧”的智慧和勇气——论孙春平及其小说[J];满族研究;2002年01期
6 刘晟;生存本体的文学言说——金岱的小说创作与他的文学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7 白晓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写作中的女性民俗视角[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曹斌;小说积极修辞的理论倡导[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张学昕,葛岚;晓航的魔力——评晓航的小说创作[J];小说评论;2005年05期
10 丁肃清;;小说元素组合之透视[J];江淮论坛;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敬泽;;远行者和离家出走者的小说——《小说极限展2004》导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2 贺绍俊;阎晶明;;鲁敏小说解读[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许俊雅;;台湾小说中的戏剧题材及写作技巧[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傅逸尘;;军旅小说要警惕快餐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5 苏友芬;;简述女作家共同的叙事形式选择——小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蓝芒;;文学呼唤激情和想像力——读白桦《蓝铃姑娘》小说二题[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7 格非;马原;孙甘露;;20年后回首“先锋”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8 陈国恩;吴矛;;市民世态 历史文化 欲望叙事——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的三种表述[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谭光辉;;历史小说写作的可能性——评魏继新长篇小说《辛亥风云路》[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10 吴义勤;;一部充满思想和艺术张力的小说——评《解密》[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干;“小说”乡村的难度[N];文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凤紊;网络军事小说这10年[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陈劲松;小说的尊严[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寂然;澳门小说创作的多元风景[N];文艺报;2013年
5 采访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潘启雯;家庭伦理小说走热,学者、作家分析原因[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年
6 纳杨;对一部小说的争议[N];文艺报;2002年
7 任志茜;商战小说重掀畅销热潮[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李建军;什么样的小说才是好小说[N];学习时报;2007年
9 贺绍俊;看中国将军写小说[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周思明;“文学深军”的小说魅力[N];深圳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谦;论转型期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丹丹;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文革叙事”[D];吉林大学;2010年
3 侯素琴;埃里希·凯斯特纳早期少年小说情结和原型透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丽霞;世俗化时代的文学镜像[D];浙江大学;2006年
6 傅书华;蓦然回首[D];河南大学;2004年
7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8 魏庆培;视觉祛魅与历史记忆[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淑英;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人小说的军人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姚华;元小说理论与实践[D];兰州大学;2011年
3 田中华;论90年代后小说中的北京书写[D];扬州大学;2005年
4 刘桂茹;论小说修辞的主体间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谭玉喜;论1978-1988小说的“自然”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展雄;《上海的早晨》:工业小说视野中的观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帆;论方方小说的知识分子立场[D];扬州大学;2012年
8 杨佳;影像时代的小说图景[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明娟;论“80后”小说的产生与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10 李代玉;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题材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84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8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