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与至善: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川端康成与史铁生文学创作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唯美与至善: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川端康成与史铁生文学创作之比较
【摘要】:相似的人生苦难致使川端康成和史铁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文学作为精神的皈依,由于两人对"唯美"与"至善"的不同的文学追求,又形成了二者不一样的人性观及宗教情怀。但是,他们的文学之根及文学之实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对生命及其意义的思考和追问。川端康成的死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对美的成全,他走过的从生至死之间的现实的轨迹,每一步都是认真而深刻的;史铁生的活是一种超越,他思考的从死到生的精神旅途,每一个反复都是人类最原本的生存困境,他在不断地突围中,让我们在充斥着物欲的尘世里不断逼近自己的灵魂,从而思考着我们存在的意义。
【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川端康成 史铁生 存在主义 唯美 至善
【分类号】:I106-03
【正文快照】: 存在主义是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其最先提出的是尼采,在其之后的索伦·克尔凯郭尔、叔本华、雅斯贝尔斯和马丁·海德格尔则可被看作这一思潮的先驱。在20世纪中期它流传非常广泛,法国哲学家萨特和作家阿尔伯特·加缪是其代表人物。存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小华;;硝烟中的沉思——论二战时期冯至与川端康成的生命意识[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晶;试从紫姬形象看紫式部的理想女性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王川;刘晓艺;;寻找丢失的“自我”——从《砂女》看“自我认同”表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徐婷婷;;王维诗歌与芭蕉俳句之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徐凤娟;;从《为何不分手》看日本已婚女性的地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聂楠;;论禅宗民族作家——川端康成——兼评《雪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方舒;;从《赤茧》看安部公房的创作理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王梅;;“先生”为何自杀?——评夏目漱石的《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孙水珍;;物哀非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贺蓓;;论小说《最终的住所》的艺术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10 蒋永影;;《挪威的森林》主题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光辉;;试论夏目漱石的禅诗意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戴捷;;浅谈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以“忧郁”分析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蒋春红;;王翠翘的形象与女性命运——兼论《金云翘传》在亚洲的传播和影响[A];东方丛刊(1998年第3辑 总第二十五辑)[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王天慧;横光利一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肖国栋;死亡视域下的鲁迅[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鲍同;山崎丰子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述晓;论大江和莫言的故乡想象与艺术超越[D];江南大学;2010年
2 林佳;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张资平小说的艺术特质[D];江南大学;2010年
3 罗丽文;社会性别视野下《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燕燕;关于“あはれ”原初情感内涵的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政良;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战争认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婷婷;《源氏物语》与《长恨歌》的比较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焕香;夏目漱石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婷;芥川龙之介小说的艺术特征探微[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涛;从《名人传》看中岛敦的艺术主张[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解礼业;从梅洛斯的心理变化看其价值观的动摇[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小华,靳明全;论郭沫若与川端康成的死亡意识[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政;晓华;;试说史铁生[J];读书;1993年07期
2 蒋子丹;宁静的史铁生[J];语文世界(初中版);2003年Z1期
3 东子;;史铁生:在病痛中写作[J];中国残疾人;2006年07期
4 何林衡;;史铁生:用笔走出来的路[J];课堂内外(高中版);2007年Z1期
5 徐洁;;我眼里的地坛[J];教育文汇;2010年07期
6 张帮俊;;史铁生:轮椅上思索人生[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2期
7 郭宗忠;;地坛里的重生[J];海内与海外;2011年01期
8 洪烛;;史铁生为何总是笑着[J];廉政w,
本文编号:585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8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