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日汉小说中的省略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日汉小说中的省略对比研究
【摘要】:在阐明省略研究的立场和原则的基础上,利用日汉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了日汉小说文本中各对应句法位置上省略的分布状况,有以下发现:1)总体说来,日语小说的省略频率远远高于汉语。2)日、汉语小说中成分省略的倾向性层级分别为主语定语宾语谓语对象格补语和主语定语状语。3)省略的数量随语言使用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欧亚系;
【关键词】: 省略 认知语言学 日汉对比 小说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角度的日汉语省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1CYY06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4;I106.4-03
【正文快照】: 1.引言省略使语言表达与语义理解呈现出复杂的一面。不同语言中省略的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别。目前省略的对比研究多集中于英语与汉语,认为这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差异的体现。但对于同属于东方思维却大相径庭的日、汉语的省略缺乏系统的对比分析。回顾日语和汉语省略研究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然;现代汉语叙事语篇中NP的省略[J];汉语学习;2003年06期
2 姚灯镇;日汉主语承前省略的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年01期
3 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eat构造”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4 傅玉;;最简句法框架下的谓词省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5 陈信春;关于后分句主语承前宾语而出现及省略的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02期
6 田然;叙事语篇中NP省略的语篇条件与难度级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7 胡健;张佳易;;认知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的结合:构式搭配分析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桐赫;;主语省略现象的日汉对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周晓辉;;篇章中“被”后宾语隐现情况的考察[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许萌;;汉英动名构造的概念合成分析——以“拉/pull+N”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王晶;;从体验论看英汉语中“吞”的概念隐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高旗;覃修桂;;英汉语食物范畴动词的概念隐喻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冰;;幂姆论视角下述宾逆序复合构造“名-控”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理论与方法[J];对外汉语研究;2009年00期
8 卢婷婷;;俄汉主语省略对比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王晓农;;心智连贯性与语篇翻译[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李炜,庄凤英;论翻译中导致误译的因素[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月华;汉语趋向动词的多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4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伟英;汉语主语省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贾晴;基于数据库的汉韩对话语篇指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夏日光;省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学[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迎宝;汉语中介语篇章宏观信息结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邵健;现代汉语主动宾句的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艳;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常用篇章衔接手段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冯晓玲;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留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彭沁;基于篇章的名词省略恢复研究及其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文楠;叙事和议论语篇中的省略研究及韩国学生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林泽;基于典型理论的中英及物性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唐莹;留学生主语隐现问题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叶芳;越南留学生汉语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圣芳;中高级韩国留学生叙事语篇省略偏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丁艳霞;关于日语口语中句末省略表现的考察[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柯乐夷;“不要太X”构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伯江,方梅;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田然;外国学生在中高级阶段口语语段表达现象分析[J];汉语学习;1997年06期
3 杨晶;王勇;;into-致使构式中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国外对into-致使构式研究综述[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4 王寅;狭义与广义语法化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安汝磐;试谈主语的承前省略[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6 何晓炜;;语段及语段的句法推导——Chomsky近期思想述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7 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年02期
8 王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J];现代外语;2005年01期
9 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4年02期
10 刘丹青;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晓红;戴卫平;;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差别对比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李芸;;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五官词语的转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方芝阳;;再论“爱情”隐喻——兼与齐振海、巩玉环商榷[J];考试周刊;2008年30期
4 张丽杰;;基于激进构式语法的语言对比研究——英汉语言比较研究的一个新思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蒋世强;;英汉致使表达的差异[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刘思危;白解红;戴明忠;;英汉语中“火”的意义对比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刘宗开;;“被XX”构式和传统汉语被动结构的对比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江沈巨;;英语左移位句与相关句子结构之比较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韩双彦;;浅析英汉修饰语语序对比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10 余玲;;认知语言学中的汉英隐喻对比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分组讨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田英;;浅谈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日程安排[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郅友昌;张晓燕;;俄罗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姜志芳;;从一词多义现象看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名/eat-N构造”的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刁力人;;基本范畴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邱玲俊;;从认知学及哲学角度看隐喻思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张茧;语言学家来湘论道[N];湖南日报;2007年
3 吴明华;认知语言学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王鸿生 李永涛;张宇射“门” 始于“足下”[N];文学报;2010年
5 本版编辑 沈家煊 傅小兰 蔡曙山;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杨雅莲;王海,
本文编号:649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4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