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金者》的空间叙事与现代性批判
本文关键词:《寻金者》的空间叙事与现代性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勒克莱齐奥 《寻金者》 空间叙事 现代性批判
【摘要】:《寻金者》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自然地理元素在《寻金者》的叙事框架、主题表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代空间理论视域下,这部小说的空间叙事线索可以被划分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三重维度,三重空间通过各自所包含的社会意义、文化属性、权力表征为小说主题的分析和阐释提供了可能。三重空间的建构鲜明地表达了一种现代性批判的主题,即对现代性的线性发展观、现代化进程中的殖民关系以及启蒙理性假说等进行了批判,传递出勒克莱齐奥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评。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 《寻金者》 空间叙事 现代性批判
【基金】:作者主持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CUGW13023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5.074
【正文快照】: 《寻金者》是法国当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的重要作品,鲜明地体现了他的思想与艺术特点。勒克莱齐奥研究学者胡塞尔吉耶认为:《寻金者》是“作家创作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1]。《寻金者》讲述了毛里求斯岛上法国移民家庭出身的主人公亚力克西斯动荡的一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庆军;;当代空间批评评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2 刘进;;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西方空间理论与文学观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军;沈玮玮;;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江泓;;电视新闻短评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陈兆肆;;清代法律:实践超越表达——以衙役群体运作班房为视角[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4 朱霆;;福柯权力空间理论的建筑学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李京飞;;文学的边界——从新批评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李桂荣;;《阿姆斯特丹》中失落的共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7 鲁洪;;流浪:回归,抑或超越——《青春》与《九月寓言》中的流浪主题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解元勋;;福柯与苏打绿——关于权力、认同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李婷婷;;空间理论谱写的一曲悲歌——论《野草在歌唱》的空间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红霞;;瓷性肌肤下的现代“身体”表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建;;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走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何晋文;;市民社会与公众舆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费小平;;“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不可忽略的文化翻译研究视角[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沈婷;弗吉尼亚·伍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时间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9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进;;论雷蒙德·威廉斯对英国现代文学的空间批评[J];外国文学;2007年03期
2 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J];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3 布尔迪厄 ,包亚明;文学场及知识分子的功能[J];天涯;1997年02期
4 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梅;;从地点到空间:《无名的裘德》中的空间叙事[J];理论月刊;2010年08期
2 朱万泽;;空间叙事、意识形态与《黎明的房子》[J];小说评论;2009年S2期
3 张海榕;;刘易斯小说的地理景观叙事与文化情感结构[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2期
4 刘洋;;现代性救赎与文学形式的探寻——论卢卡契早期文学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刘延福;;《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时空叙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赵靓;;《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空间叙事效果[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4期
7 李静;;英雄梦想的幻灭与个人的成长历程——《红色英勇勋章》的空间叙事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杜荣芳;;明晰和复杂的高度统一——试析《一小时的故事》的空间叙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蒙柱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现代性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程锡麟;;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业军;勒克莱齐奥《奥尼恰》:逆流而上,来到异托邦[N];文艺报;2011年
2 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靠了革命,我们今天才有可能坐在这里”[N];南方周末;2011年
3 本报记者 姜小玲;我在一笔一画中感受到幸福[N];解放日报;2011年
4 深圳商报驻沪记者 卢羽华;演讲“太法国” 读者“听不懂”[N];深圳商报;2011年
5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作家都需要追求一种完善[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勒克莱齐奥;都市中的作家[N];文汇报;2011年
7 孔新峰;重新发现桑塔亚纳(下)[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勒克莱齐奥 (法国) 袁筱一 译;非洲人[N];东方早报;2011年
9 张德明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当代欧美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与文学叙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吴岳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璐;回归自然[D];南京大学;2013年
3 钱淑英;雅努斯的面孔:魔幻与儿童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侯桂杰;托马斯·品钦小说叙事迷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杨莉;拜伦叙事诗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胡慧勇;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晓艳;勒克莱齐奥小说的空间叙事[D];西南大学;2013年
2 兰洁;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空间意象[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婧;神话—原型批评视角下的勒克莱齐奥小说[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尹利华;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生态思想[D];苏州大学;2010年
5 何永艳;勒克莱齐奥作品的生态美学观[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关晶;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勒克莱齐奥[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雪娇;论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流浪主题[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s,
本文编号:649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4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