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下的美国犹太文学建构与主题表达
本文关键词:地理空间下的美国犹太文学建构与主题表达
【摘要】:文学的生成有赖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是特定地理空间中的艺术建构。犹太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作品中主题和思想的呈现,与犹太民族文化诞生之地的自然地理空间"迦南"(Canaan)有着天然的联系。它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犹太作家复杂的思维品质,对犹太文学创作发挥潜在而巨大的作用。流散后的犹太民族失去自然地理迦南走向"泛地理"后的文学创作主要以人文地理空间"隔都"(ghetto)为依托,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犹太民族流散后的异域生存环境和文化隔离的地域色彩,呈现独特的犹太文化隔都主题。隔都含纳和传承了迦南自然地理的若干内涵,演变为空间民族化的历史记忆,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现实、想象和心理三重空间的统一,这种统一赋予隔都独特的空间审美内涵。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犹太文学 地理空间 迦南 隔都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空间理论与美国犹太成长小说研究”(13CWW030) 湖南文理学院外语学院重点项目“空间下的主体生成:美国犹太成长小说研究”(ZD1301)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湖南文理学院重点教改项目(JGZD1104)
【分类号】:I712.06
【正文快照】: 1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1页。2 Stephen Daniels.Fields of Vision:Landscape Image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England and the U.S.Cambridge:Polity Press,1993:460.3刘洪一:《犹太精神:犹太文化的内涵与表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宁云中;;《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隐晦的犹太性[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邹建军;邓岚;;以自然风景呈现为基础的立体创构——《老水手行》主题表达与自然地理的关系[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3期
4 梁珊珊;;文化学角度对“定型看法”的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张勇;;文学呈现与电影表达的地域差异——以小说《妻妾成群》与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席阿妮;;对爱与真实的皈依——《受戒》中世俗化佛教之人生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高鸿钧;冲突与抉择:伊斯兰世界法律现代化[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5 杨会;;试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北京情结[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6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Spatial Analytic Perspective in New Cultural Geography to the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08年01期
7 张俊敏;徐兰英;;萨都剌咏物诗托物寄意的特点[J];长城;2009年02期
8 谢桃坊;;儒家与宗教——论西方的儒教观念及相关的问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刘晨瑜;;俄罗斯作家的忏悔意识[J];沧桑;2009年02期
10 韩启群;杨颖;;论福克纳后期作品中的法院意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敬华;周怡;;城乡文化传播的空间建构:身体媒介行为的发生机制——“反右”与“知青”题材文学文本的传播学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2 朱益新;;从《古兰经》看伊斯兰教的法制建设[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3 马盛德;;论回族“宴席舞”的式微[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马旭东;;试论罗马法对伊斯兰法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彭立群;;关于宗教本质的再思考——从“自然”和“自由”的角度看[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王欣然;;都市景观与消费怀旧——试析上海新天地“怀旧”的历史想象与文化认同[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7 聂鑓龙;;中日钓鱼岛争端分析——基于日本战略文化的视角[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忠杰;《古兰经》注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文奇;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荣洲;7-9世纪中外司法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建飞;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10 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玲玲;浙江省现代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刘琼杰;伊斯兰教法在非洲的移植与本土化[D];湘潭大学;2010年
3 史学荣;小说中空间的叙事功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秀林;《苍河白日梦》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苏顽鹏;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电视剧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敏;媒介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舆论监督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曹兴;夜环境到夜文化—武汉城中村夜景观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晓磊;山区乡村人居林小气候及空气负离子效应的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娟;赵鑫;;混沌中求索、解构中建构——对塞林格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德明;;生命理性与自然意象——论邹建军十四行抒情诗[J];当代文坛;2009年06期
3 丁礼明;;善与恶的对决——从基督教文化视角审视莎氏悲剧《哈姆雷特》[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王立宏;;塞林格犹太及半犹太特征在其小说中的折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张巧欢;;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流浪模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6 梁庆标;;乔伊斯的犹太意识与人道情怀——解析《尤利西斯》中的反犹主义[J];名作欣赏;2007年13期
7 梁艳君;;解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反英雄”形象[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杰宏;张玉琴;;丽江文化地理空间的构建及成因[J];思想战线;2010年S1期
2 周旗;地理空间新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3 谭芳;;地理空间视野下的文学地理学[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4 赵素菊;赵琳;;行走于时光倒逝的地理空间[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年03期
5 徐志梅;袁孝亭;;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测量量表初步编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8期
6 谢泽氡;马遵平;;地理空间的认识与表达[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王小君;;西北中小城市文化地理空间的构建——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杜华平;;文学地理空间的维度[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年01期
9 毕淑敏;;航海[J];文苑(经典美文);2010年08期
10 邓岚;潘秋子;;“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问题”研讨会综述[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伯承;张明祥;;美国地理空间情报局的未来发展概述[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2 陈昌令;;建设数字永州地理空间框架重在谋篇布局[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才仙;刘金凤;张发勇;;基于地理空间统计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科学发展[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昌令;;建设数字永州地理空间框架重在谋篇布局[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彭悦;向洪普;;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思路[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6 李军;曾澜;;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框架设计[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任树军;黄文俐;;地理空间数据库集成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任树军;黄文俐;;地理空间数据库集成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龙波;黄日娟;秦绍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鹤元;韩鹏;谢鹏;周效东;;地理空间元数据和基于网络的数据分发技术研究[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构建数字徐州地理空间框架 全面提高为民服务能力[N];徐州日报;2009年
2 王瑜婷邋周建勋 徐小风;共建数字西安地理空间框架[N];中国测绘报;2007年
3 宋俭;“数字太原”地理空间框架试点项目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4 龚雄毅邋黄滨;建设数字宜春地理空间框架[N];中国测绘报;2007年
5 薄云山邋王红杰;“数字太原”地理空间框架开始构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赫丽萍;重建基础设施 BIM大显身手[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黄继跃;黄石市湖北局共建数字黄石地理空间框架[N];中国测绘报;2010年
8 记者 潘燕;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下月建成[N];郑州日报;2010年
9 陈丽民;数字马鞍山地理空间框架共建共享协议签订[N];中国测绘报;2010年
10 记者 操秀英;中英联合成立地理空间信息研究中心[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新忠;面向水利地理空间元数据研制与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2 徐志梅;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峰;基于网格服务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郭黎;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韩金荣;基于中学生地理空间素养培育的GE运用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Pouran Behnia;伊朗中部Saghand-Chadormalu地区矿床勘查的地理空间数据建模[D];武汉大学;2004年
7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园园;美军地理空间情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贾晨微;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许韶华;环境肖像中的地理空间和文化再现[D];清华大学;2011年
4 徐少坤;地理空间元数据可视化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曹立娜;初中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瑞富;拉萨市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调查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7 许媛;江苏高考试题中地理空间能力的要求与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郭奎;边界信息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技术[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9 周美娟;多媒体在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观念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永德;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0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5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