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传播史上的“伶影双栖”现象——兼论音乐类“非遗”在当代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7-10-23 17:15
本文关键词:粤剧传播史上的“伶影双栖”现象——兼论音乐类“非遗”在当代的传播
【摘要】:粤剧艺术通过"自然传播"与"技术传播"两种传播类型,在特定区域、特定历史阶段产生联动效应,形成了分布广泛的传播集体和多元的受众群体,他们对粤剧电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培育,促成了粤剧传播史上"伶影双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透过这一文化现象,可进一步思考得出认识:音乐类"非遗"自身价值的提升、传播集体与受众群体对音乐类"非遗"的文化自觉、音乐类"非遗"自然传播与技术传播的调适与联动等有利于音乐类"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作者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
【关键词】: 粤剧 “伶影双栖” 音乐类“非遗” 传播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纵观戏曲传播的历史,走过了前戏台时期、戏台时期、舞台与媒介传播并存时期。在前戏台时期和戏台时期,戏曲传播处于“自然传播”状态,具有即兴性和不可复制性,实现的是人(戏曲演员)到人(戏曲观众)的直接、亲身传播。在舞台与媒介传播并存时期,戏曲传播步入了“技术传播”阶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海燕;张舒;;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J];芒种;2013年07期
2 顺子;;《电影历史》:求索、期冀与挑战[J];电影艺术;2014年02期
3 曹玲;;歌词与戏剧唱词功能的区别[J];戏剧之家;2014年07期
4 ;[J];;年期
,本文编号:1084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8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