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戏曲活态化传承
本文关键词:试论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戏曲活态化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戏曲创作 活态 传统戏曲 产业背景 文化生活 戏曲节目 青春版 戏曲文化 戏曲频道 电视节目
【摘要】:正中国的传统戏曲不单是一门艺术,同样承载着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文化内涵。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戏曲已经成为识别中华民族个性的显著标志,也成为了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显著表征。然而,曾令国人引以为傲的传统戏曲在经济快速增长及转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当下,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由来已久的戏曲危势,我们该如何破局?笔者认为在不忽视博物馆式的"静态传承"外,更应借鉴与整合非遗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各方经验与思路,着力"活态传承"。和博物馆之"固态保护"不同,"活态传承"强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戏剧影视学院;
【关键词】: 戏曲创作;活态;传统戏曲;产业背景;文化生活;戏曲节目;青春版;戏曲文化;戏曲频道;电视节目;
【分类号】:J892
【正文快照】: 中国的传统戏曲不单是一门艺术,同样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已有之,但受剧种、演唱语言等限制,此类影视作品仍然存在经千年的文化内涵。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戏曲剧种“各自为阵”、受众相对单一的弱点。因此,在更广阔领域已经成为识别中华民族个性的显著标志,也成为了认识中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维仁;还戏曲以娱乐性[J];中国戏剧;2003年08期
2 梁海;一份发人深省的戏曲调查报告[J];戏曲艺术;2003年04期
3 ;《戏曲艺术》 2003年1—4期总目录[J];戏曲艺术;2003年04期
4 陆军;戏曲现代戏创作散论[J];上海戏剧;2003年02期
5 赵伟明;;戏曲艺术原创力刍议[J];戏剧文学;2003年09期
6 王惟惟;;第二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仪式暨“新世纪戏曲论坛”学术研讨会述要[J];戏曲研究;2004年03期
7 郑传寅;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J];戏曲艺术;2004年04期
8 ;戏曲艺术2004年1—4期总目录[J];戏曲艺术;2004年04期
9 朝问;戏曲的出路在于“松绑”[J];中国戏剧;2004年11期
10 安葵;戏曲现代戏保留剧目论[J];戏剧文学;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评章;;永远的戏剧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刘景亮;;把非遗保护的理念和成果融入戏曲生产[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3 智联忠;;培养年轻观众:戏曲发展的重大课题——福建京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思考[A];中国演员:2014年第4期(总第40期)[C];2014年
4 何玉人;;在社会转型中实现新发展——论改革开放30年京剧剧目创作[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生;戏曲艺术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刘祯;文化创新与戏曲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苏敏华;戏曲也要适时而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马子雷 实习生 胡子轩;戏曲与动漫 如何牵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严森林;从理论实践情感上支持“新戏曲”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余青峰;当戏曲撞上“新娱乐”[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易木;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袁新学 杜央;平顶山出现农村戏曲“湛河现象”[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时空挑战与戏曲鼎新[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谢柏梁;小剧场戏曲:实验的活力与危机[N];文艺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费泳;戏曲电视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3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静;元代文人与戏曲传播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张莉;红色神话演绎之路[D];浙江大学;2009年
6 郭丰涛;基于戏改背景的样板戏版本考察与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7 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8 杨飞;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小珍;“红楼”戏曲演出史稿[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10 张楠;从广播体操到戏曲广播操:探索当代中国人的身体规训[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114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1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