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本文关键词: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当代戏剧,面临戏剧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处境。奇就奇在台上振兴,台下冷清。 当代戏剧的实际状况,不能笼统视为戏剧衰败。准确地概括,当代戏剧的特征是观众稀少。 不是没好戏,而是戏再好,也少有观众上门。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当代戏剧家艰苦拼搏,勇敢探索,平心而论,台上确实有所振兴。从剧 本到演出,从内容到形式,从发扬传统到紧跟新潮,从京津沪渝到南北省
会,人材辈出,好 戏连台。许多方面超越前人,有的方面超越影视。为了争取观众,使尽千方百计,却仍然改 变不了门前冷落,与台上热闹形成反讽式对照。这种现象使人百思不得其解。 经过长期观察思考,我变换视角,有所发现。以一家之言,供学术探讨。 简而言之:当代戏剧观众稀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人生活方式、文娱方式的巨大变化。 戏剧的基本属性是剧场文娱、舞台艺术。观众须到剧场之内,舞台之下,与演出对面交流。 在信息时代之前,剧场舞台是人们文娱生活的重要场所,到台下看戏是人们的时尚。千百年 来,一以贯之,几度促成戏剧的黄金时代。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进剧场看戏仍然是人们的时 尚。可与剧场舞台艺术分庭抗礼的只有电影。而电影也须观众去到放映场所才能观赏。影院 与剧场同等,当时都有观众踊跃上门。电影再发达,也未夺走戏剧的鼎盛春秋。但是,从上 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新纪元,潘多拉盒子大开,进入电视电脑时代。当代人生活方式大改,文 娱方式随之巨变,文娱场所必然转移。电视电脑的时代,就是居室文娱,斗室文娱的时代。 当代人坐在家里看电视,泡在网吧玩电脑,舒适自由地饱览一切,用不着经常跑到剧场台下 观看演出。而剧场舞台艺术的规律,又需要观众到台下与台上对面交流。戏剧不同于影视, 也不同于一切出版物。戏剧是三度创作完成。一度创作,剧本;二度创作,排演;三度创作, 汇同演出现场的观众参予来共同完成。观众与演员对面交流,本来是舞台艺术的优势;过去 这种优势如今反弹过来,成为舞台艺术的致命弱点。普遍拥有电视电脑的当代人,决不会再 象从前那样经常泡在舞台之下参予戏剧的三度创作。尤其是现阶段十分浮躁的中国人,很难 安心坐下来陪同台上演员对面交流。我们一些专家只看到戏剧与观众直接交流是电视电脑不 可取代的特色,却没有看到这种特色正是舞台剧难以“拉拢” 观众的根本原因。 当代戏剧的一度创作、二度创作都可与历代戏剧媲美;但三度创作——观众上座率,无法与 历代戏剧较量,更无法与时尚文娱竞争。时尚以居室文娱、斗室文娱为主;与之辅助的,不 是舞台艺术,而是另一极端——广场文娱。(球赛、体操、摇滚、人海庆典、歌星大走穴之类) 小则斗室, 大则广场, 浮躁的当代人爱走极端。 中不溜儿的戏剧舞台, “一亩三分地” 艺 俗称 术,被小小斗室与巍巍广场挤压到时尚之外。 当代戏剧没有市场,却有赛场。戏剧市场很小,赛场很大。全世界最大的戏剧赛场在中国。 由政府主办,,企业协办的各类戏剧节、艺术节、汇演、展演、评奖、颁奖,名目繁多,剧目 众多,就是观众不多。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戏剧象当代这样在台上自我热闹! 好心人纷纷献策,呼吁戏剧进入市场机制,构成文化产业。戏剧界遵命照办,实践多年而收 效甚微。我深思:戏剧为什么不象电视、电影、书刊、出版物那样与商品经济,市场机制一 拍即合?我发现:戏剧本身不象电视、电影、书刊、出版物那样具有商品的再生产力。再生产 是利润的源泉,利润是商品的生命。影视、书刊、出版物,只要投合市场,就可象滚雪球似 地复制成不计其数的商品,达到所谓“一本万利” 。然而,舞台演出天生没有“一本万利” 的繁殖力。舞台演出“一本” 好戏,即使投合市场之需,也只能一本一利。如要再获一利, 就必须再演一场。付出万本才能获得万利。 “万本万利” 是商品之大忌。舞台演出这种性质, 决定了戏剧的商品价值不高。即使在戏剧的黄金时代,演出场次多,观众上座高,但经济利 润仍然较少。旧社会,凡是单纯经营戏剧行业的,只能成为小业主,从来没有戏剧大资本家。 (同时代却有报业巨子,影业大亨)戏剧界不出大亨,倒是大亨来养戏剧。中国的富豪,外国 的财团,都是在多处发财,以其余资养戏。我们建国以后,则由政府养戏。计划经济时期,
养得戏剧几度繁荣。如今变为市场经济,商品属性十足的影视、书刊、出版物,如鱼得水, 迅速发展成强大的文化产业。商品价值不高的戏剧,与商品社会很难融合。当代舞台演出, 售票少,送票多,送票也来者甚少。观众踊跃看演出,有之,也是个案;普遍演出是观众稀 少。不演不赔钱,少演少赔钱,多演多赔钱。甚至,戏越好越赔钱,不赔大钱不成好戏。 归纳起来,台上振兴台下冷清的原因多种。是荧屏时代,网络世界,商品社会,斗室文娱, 广场游乐,以及转型阶段人心浮躁等等多种因素,导致当代戏剧观众稀少。 一声叹息:现阶段不是戏剧的黄金时代。 两分辩证:不是戏剧的黄金时代不等于没有戏剧,更不等于戏剧必然消亡。 我们的思维方式爱走两个极端,或者万寿无疆,或者寿终正寝。其实,在鼎盛与消亡之间, 有很宽阔的弹性地带。戏剧独占百花魁的年代虽然不复存在,但也可以争取在强手如林的百 花园里保持一席之地。如果说,戏剧现状是总体有危机,某些局部有生机;那么,戏剧以后 的状况则相反,总体不会消亡,某些局部会淘汰;一部分剧团、一部分剧种,会被无情的经 济大潮淘汰;一部分勇于变革,善于变革的剧种、剧团、剧人,会把大潮变为洗礼,在困境 中自强,为戏剧争得一隅偏安。于卧薪尝胆中励兵秣马,熬过人心浮躁的转型时期。当人心 澹定,文明成熟,社会更上层楼,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娱方式可能返朴归真,下一代人可 能从电视电脑的网络之中分身出来,回归剧场,欣赏舞台艺术。 我们这一代戏剧家、受任于危难之际。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危机出人材。历史上有的 成功人士, 其成功正是以其事业的败绩乃至泯灭为代价的!奉命于败军之际的诸葛亮, “知 他是 其不可为而为之” 。我辈则是“知其尚有可为而为之” 。
本文关键词: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