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采茶戏演唱艺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通山采茶戏演唱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通山采茶戏 唱腔 角色 演唱技巧 传承与保护
【摘要】:通山采茶戏,呈现着通山本地的生活色彩,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湖北省一支极具文化价值的优秀地方戏曲声腔和剧种,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通山采茶戏传统剧目共有一百多出,表演上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音乐由唱腔和伴奏两部分组成,由于用本土方言作词押韵和演唱,加上对当地民歌、小调、灯歌、田歌、茶歌等民间艺术的广泛吸收,演唱风格极具地方特色。笔者以通山采茶戏的唱腔、角色演唱特点以及演唱技巧等作为切入点,重点对通山采茶戏的演唱艺术进行了研究。自通山采茶戏在2013年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受到了县政府和省文化部的极度重视,加大了对通山采茶戏的宣传力度。笔者利用身为通山本地人的这一优越性,对通山所在区域和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的开展对通山采茶戏的调查研究。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参考大量的文献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以及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从六个方面对通山采茶戏演唱艺术进行了研究:第一个部分是绪论,主要对研究目的、国内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个部分是通山采茶戏概述,笔者分别从通山的地理环境、采茶戏分布情况、历史渊源以及早期艺人和传承谱系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第三个部分,笔者结合在田野调查法中获取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对通山采茶戏唱腔与角色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通山采茶戏的唱腔有正腔和彩腔之分,而北腔、叹腔、汉腔、四平又是正腔声腔系统里最为广泛运用的四大声腔。彩腔调式色彩丰富,节奏轻快活泼,曲调多以上、下旬或方整性的四句组成,彩腔大戏、小戏均可采用,但多用于小戏。另外,还有一种壳子腔,属于一种愈白式的快板,类似扑灯蛾。这些唱腔组织结构完整,上下句不论是在旋律还是唱词方面规格都格外严谨,而且行固定的板眼,表现力十分丰富,并具有较强的戏剧性。通山采茶戏在表演上,大量运用舞蹈动作将其与歌唱相结合,载歌载舞,直接贯穿于人物角色的整个表演之中。通山采茶戏的伴奏乐器也十分丰富,通常采用锣鼓伴奏,乐器有锣、边鼓、堂鼓、大钹、小钹、云板等,后期有了丝弦伴奏,增加了二胡、板胡等乐器。第四个部分是演唱技术特点,笔者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通山采茶戏演唱中的语言和咬字吐字、呼吸的运用、共鸣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这些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五个祁分,笔嚣主要对通山采茶戏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研究,主要从通山采茶成的价值、现状、发展以及已采取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计划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六个部分是结语,主要对之前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作了总结,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笔者希望能通过此文对通山采茶戏演唱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宏健;;演唱艺术:歌者与听众的共同创造[J];剧影月报;2008年05期
2 罗玉慧;情感与演唱艺术[J];新疆艺术;1998年01期
3 李军;;诗词的演唱艺术初探[J];音乐天地;2006年02期
4 朱日升;;论群众业余合唱团队演唱艺术的审美化[J];艺术教育;2008年04期
5 向玉圭;;论《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演唱艺术[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6 邬丹;;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艺术诠释[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7 林若瑜;;浅谈声乐作品《阿妹出嫁》的演唱艺术[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8 高泽顺;热情·创新·探索——欧阳劲松的演唱艺术[J];人民音乐;1987年02期
9 陈欢;;初探声乐作品《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的演唱艺术[J];读书文摘;2014年02期
10 徐芳;浅析京剧演唱艺术的气息运用[J];剧影月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晓东;音响技术的滥用与演唱艺术的衰落[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李惠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演唱艺术面临失传[N];西部时报;2006年
3 雨天;张晓农甘肃天水讲演唱[N];音乐周报;2007年
4 梁占峰;打分彰显大学问[N];音乐周报;2010年
5 小鱼;佟长江 二人转唱得不隔音[N];中国艺术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趣;通山采茶戏演唱艺术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北北;论花腔女中音的演唱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丽娟;奇附林漫瀚调演唱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邓倩;花腔演唱艺术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志奎;戴玉强演唱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郭亚丽;内蒙古漫瀚调民歌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李霖;鄂西北向坝民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8 朱虹;王佑贵的抒情歌曲创作及演唱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静;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董钟月;莫扎特的经文歌《你们欢呼雀跃吧》(K.165)的演唱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77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7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