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梆源流探析
本文关键词:怀梆源流探析
【摘要】:"怀梆",又称为"怀庆梆子"。是流行于河南省西北地区以地方方言为特点的一个具有典型特色的地方性戏曲剧种。为追溯其起源问题,学者们也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这些不同的说法,笔者主要以确切的文献史料记载为第一手资料;运用文献解读、田野调查的方法为第二手资料;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和自我分析来对"怀梆"的起源问题进行梳理。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通过详实的史料记载和高度的总结概况,考证了戏曲的起源与形成。“由是观之,则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间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实始于北齐。”1然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他认为,中国戏曲是在古代祭祀歌舞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中国文学中的乐妓及其制度考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蔡渊迪;;杏雨书屋藏敦煌舞谱卷子校录并研究[J];敦煌研究;2012年01期
3 王立,郝明;武术文化与唐代豪侠精神[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刘洁;;中晚唐教坊之商业化考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曹明升;宋代歌妓略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崔玉梅;;初盛唐边塞诗中的胡乐器解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刘晓明;热戏与唐宋戏剧的演出形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8 黎国韬;龙赛州;;宣徽院与宫廷戏剧乐舞关系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9 陆杰;;风月空间:中国传统文学想象中的异托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王立;;唐代官妓及对诗词创作和传播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民杰;;唐代宫人、宫尼墓相关问题探讨[A];唐史论丛(第十六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3 吕宁兴;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许智银;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晓骊;文化冲突与词的演进——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6 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汤君;敦煌曲子词地域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罗宁;唐五代轶事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东方乔;论佛教对唐宋词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艳艳;“永嘉杂剧”遗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榕;罗家将系列小说、戏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露;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戏曲教材选编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叶鑫;“三言”史传轶事小说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程丽华;陇古散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倪超;李杨故事的唐诗书写及其影响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3年
7 张国强;黄芝冈戏曲史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8 高崇霞;唐代青楼题材小说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9 张新华;卢前戏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柯昌勋;鲁肃形象的演变与传播[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庄;;怀梆振兴新思路[J];艺术教育;2006年11期
2 张瑞杰;张燕;;怀梆戏[J];档案管理;2006年01期
3 晓路;;怀梆衰败原因探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张志庄;;从怀梆的现状谈怀梆振兴之对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赵书峰;;河南怀梆戏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艺术探索;2007年05期
6 赵丽娜;;怀梆,你的出路在何方?——由调查东郭路村怀梆剧团想到的[J];黑龙江史志;2008年06期
7 丁永祥;;怀梆戏剧文化生态研究——自然环境对怀梆发展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海安;;怀梆艺术研究综述[J];焦作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王建设;;怀梆薪火何以相传——从怀梆名家高校行谈起[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宋正;;村落语境中的乡民艺术与地域互动考察——以沁阳宋寨怀梆剧团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沁阳:“流动”怀梆分外香[N];焦作日报;2007年
2 李国伟邋徐海绵;怀梆剧团俏乡村[N];焦作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龙卿;博爱县怀梆协会成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N];焦作日报;2010年
4 王雅萍;沁阳“怀梆”的戏里戏外[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雅萍;沁阳怀梆的戏里戏外[N];河南科技报;2006年
6 通讯员 高原;沁阳怀梆“火爆”乡村[N];河南日报;2007年
7 宋宝塘;文化创新老怀梆[N];焦作日报;2006年
8 荆文鹏 赵玉辉;怀梆剧的保护与发展应引起重视[N];焦作日报;2006年
9 陈新苗;制定保护措施 促进怀梆艺术发展[N];焦作日报;2006年
10 高飞邋李金红;河南师范大学学生下乡学唱怀梆[N];西部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唐霞;怀梆在民间社会的生存历史及功能分析[D];河南大学;2007年
2 魏凌雪;沁阳怀梆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静;焦作怀梆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赵书峰;怀梆艺术的源流与形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张玉;怀梆唱腔艺术及其流派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丽娜;怀梆唱腔艺术及其发展探析[D];河南大学;2006年
7 王晓静;怀梆传统剧目文本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李海安;赵玉清怀梆唱腔艺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78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7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