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艳”色“秋”声来——简析程派名剧《锁麟囊》

发布时间:2017-11-20 13:16

  本文关键词:“艳”色“秋”声来——简析程派名剧《锁麟囊》


  更多相关文章: 锁麟囊 艺术风格 程砚秋 春闺梦 文姬归汉 荒山泪 王瑶卿 四大名旦 声来 西皮原板


【摘要】:正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创建的程派艺术,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不乏极为广泛的追随者。程派以其柔美沉郁的风格著称,幽咽婉转的唱腔,亦柔亦刚的做功,都是他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一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剧目,则是这诸多特色的依托。从《春闺梦》到《荒山泪》,从《文姬归汉》到《英台抗婚》,一出出经典的剧目在这方氍毹上熠熠生辉。然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集程派艺术之大成的《锁麟囊》,它以优
【作者单位】: 青岛京剧院;
【分类号】:J821
【正文快照】: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创建的程派艺术,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不乏极为广泛的追随者。程派以其柔美沉郁的风格著称,幽咽婉转的唱腔,亦柔亦刚的做功,都是他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一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剧目,则是这诸多特色的依托。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琴;《锁麟囊》唱词典故释说[J];中国京剧;2005年04期

2 ;传统戏应如何改?——由改编版《锁麟囊》引起的刚刚开始的话题[J];中国京剧;2005年01期

3 齐致翔;;历史责任 社会希冀——在加工修改《锁麟囊》座谈会上的发言[J];戏曲艺术;2006年02期

4 迟小秋;;《锁麟囊》感悟[J];中国京剧;2007年12期

5 戴平;;亦“梅”亦“程”,华丽转身 评史依弘主演的《锁麟囊》[J];上海戏剧;2011年03期

6 张鹏];徐达平;;创新难,守旧亦难 看史依弘演《锁麟囊》的随想[J];上海戏剧;2011年08期

7 ;关于京剧“锁麟囊”的演出[J];戏剧报;1954年08期

8 周晓痴;音配像《锁麟囊》与京剧观念的变革[J];戏曲艺术;1999年03期

9 杜烟澈;;锁麟囊 my film and memories[J];博客族小说榜;2008年08期

10 黄雅玲;;从服装看京剧《锁麟囊》之人物性格刻画[J];剧影月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树滨;;观史依弘彩排“锁麟囊”有感[A];中国演员(2011年第1期总第19期)[C];2011年

2 潘少平;;胡承谱与《锁麟囊》[A];中国演员:2013年第6期(总第36期)[C];2013年

3 ;纽约梨园社青年团 演出京剧《锁麟囊》、《乌盆记》[A];中国演员(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C];2012年

4 孔见;景迅;;京剧《锁麟囊》与中华传统美德[A];中国演员:2014年第4期(总第40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刘淼;春秋亭外风雨暴 《锁麟囊》中故事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何文琦 祁琦;《锁麟囊》提示我们追问内心[N];深圳商报;2007年

3 记者 谢志娟;荡气回肠大秦腔京城巧绣《锁麟囊》[N];甘肃日报;2010年

4 和宝堂;《锁麟囊》为什么久演不衰[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裕;经典戏曲缘何受追捧?[N];文汇报;2007年

6 本报首席记者 张裕;拿“八抬大轿”抬举“小角儿”[N];文汇报;2012年

7 何文琦 祁琦;让国粹在深圳生根发芽[N];深圳商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左丽慧;从豫剧《锁麟囊》看剧种移植[N];郑州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峥;史依弘:和京剧一起向前走[N];解放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1207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07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