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歌剧《木兰诗篇》之咏叹调《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演唱处理

发布时间:2017-11-21 06:10

  本文关键词:歌剧《木兰诗篇》之咏叹调《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演唱处理


  更多相关文章: 木兰诗篇 咏叹调 演唱处理


【摘要】:歌剧《木兰诗篇》的演唱中,《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是重要的选段部分,各部唱段中以木兰与刘爽的感情波折为线索,在英雄主义色彩下,更多的展现出了人物的感情变化。文章重点针对咏叹调中《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演唱处理技巧进行论述,帮助明确在歌剧表演中塑造人物的技巧,使人物的情感变得更加饱满。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分类号】:J617.2
【正文快照】: 一、歌剧《木兰诗篇》中的人文特征及音乐特征分析(一)人文特征。歌剧《木兰诗篇》的创作原型为《木兰诗》花木兰形象,军书下达后花木兰父亲年岁已高,并且家中无兄弟,最终木兰决定替父从军,远征战场。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因此得到千古传颂。在《木兰诗篇》中,对人物的构建采用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对歌剧《木兰诗篇》的思考[J];艺海;2009年08期

2 何成华;;洋为中用——音乐会歌剧《木兰诗篇》[J];剧作家;2009年04期

3 卜大炜;;有感于歌剧《木兰诗篇》在维也纳上演[J];歌剧;2008年11期

4 张瑾;;歌剧《木兰诗篇》艺术特色与文化理念[J];艺术科技;2014年02期

5 卜大炜;;歌剧《木兰诗篇》维也纳上演感言[J];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12期

6 顾娜;;新世纪经典代表歌剧《木兰诗篇》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演绎[J];北方音乐;2012年12期

7 伦兵;;《木兰诗篇》12月唱响大会堂 中外艺术家联袂打造中国歌剧[J];北方音乐;2006年12期

8 邓冰;刘之昆;;彭丽媛的木兰诗篇[J];中华儿女;2007年01期

9 ;歌剧《木兰诗篇》在日本演出获得成功[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10 赵敏;;论彭丽媛在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艺术表演中所体现的美学特征[J];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大炜;《木兰诗篇》——歌剧的“中国式”胜利[N];音乐周报;2014年

2 平萍;歌剧《木兰诗篇》再动京城[N];河南日报;2006年

3 卜大炜;《木兰诗篇》维也纳演出成功带来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木兰诗篇》唱响克里姆林宫[N];光明日报;2010年

5 记者 乔林生;歌剧《木兰诗篇》征服俄罗斯观众[N];解放军报;2010年

6 记者 李欣;《木兰诗篇》六年创造五项记录[N];青海日报;2010年

7 吴月辉;《木兰诗篇》:中西合璧,合出“三个第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黎宏河;众名家联袂演绎“木兰诗篇”[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胡芳;新生代花木兰从这里出征[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记者 孙欢;“中国式歌剧”新模式来到古城[N];西安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倩萍;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主要唱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王娟;歌剧《木兰诗篇》艺术美之探析[D];兰州大学;2011年

3 隋炜;歌剧《木兰诗篇》的民族化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丽萍;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角色解读[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军霞;歌剧《木兰诗篇》的音乐风格与演唱技巧[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6 王卉;论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艺术创作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姗姗;论大型情景交响音乐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角色的形象塑造[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冠;歌剧《木兰诗篇》中“花木兰”的角色塑造和艺术处理[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郑琦;歌剧《木兰诗篇》“花木兰”唱腔的演唱艺术[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10 李杨;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女主角的唱段分析及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209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09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3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