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美学探究尤金·奥尼尔《悲悼》的乱伦母题
本文关键词:论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希腊神话母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理工大学》 2007年
从心理美学探究尤金·奥尼尔《悲悼》的乱伦母题
齐英伟
【摘要】: 本文尝试从心理美学的视角,运用埃德蒙·伯克关于“崇高美与秀丽美”的理论,对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剧作《悲悼》中的乱伦母题所蕴涵的美学意义进行探讨,涉及到作品的乱伦母题对读者产生巨大震撼力的根本原因。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神话,这一文学最初的表现形式入手,探寻了乱伦母题在西方文学源流中的传统因素。从古希腊悲剧到现代悲剧《悲悼》,乱伦母题虽然经过了一系列变异和发展,但它在文学作品中仍然具有震撼和影响读者/观众的情感因素。 本文第二章为“心理美学与埃德蒙·伯克的美学理论初探”。本章分别阐述了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的心理美学的概念、范畴以及应用伯克理论的意义等问题。第三章为“《悲悼》中主人公乱伦欲望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第四章探讨了“《悲悼》之乱伦母题的美学意义”。以伯克的“同情”观作为切入点,论文作者重新解读了伯克关于“崇高美与秀丽美”不可调和的观点。读者对主人公产生同情的这一纽带使乱伦母题兼备了“崇高美和秀丽美”的特性。它的这种双重特征对读者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崇高美和秀丽美”的这种兼容性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并非适合其他情感的分析,毕竟乱伦是一种特殊的、非正常的人类情感。 “乱伦”之情仍旧是作家们喜好的母题之一,通过心理美学这一视角可以剖析乱伦母题的美学意义。文学作品的鉴赏和研究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审视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本文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芙蓉;论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希腊神话母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翔宇;王锡渭;;从《聊斋志异》探究蒲松龄事业与爱情的围城[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文娟;;中西语境下的“母性缺失”——再议“美狄亚”与“细侯”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叶虎;中西悲剧精神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王欣;王越;;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张力性有机整体结构——新批评视角的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祝亚峰;;经典阅读与外国文学教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吴清江;;意志商:新世纪高职大学生素质提升的瓶颈所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钱晓红;试论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雅堃;黄匡宇;;视频监视影像为电视新闻的能指影像真实提供原始保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郑飞;;试用语料库分析《悲悼》中海岛的意象[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双艳;;自我之困境——浅析剧作《天边外》中人物的悲剧[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戴冠青;陈晓茹;;西方原型批评的中国化及其与中国古典意象论的互通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赵朝泉;;浅谈基督教文明对法国文学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齐晓雨;J·希利斯·米勒的重复观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才子;中美大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文静;论影像阐释对小说的提升[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徐英;独具匠心的读者召唤结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殷燕;论话题设计在小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9 吴敏芳;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黄立宇;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段落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爱红;;永不枯竭的源泉——试论希腊神话原型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9期
2 杨经建,彭在钦;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4期
3 杨经建;;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J];文史哲;2006年04期
4 练素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的血亲式复仇母题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从古希腊到18世纪[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焦欣波;东西方叙事文学乱伦母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希凡,米学军;从神话所反映的婚姻状况看原始神话产生的时代[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鞠玉梅;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述评——戏剧五位一体理论[J];外语学刊;2003年04期
3 锺兴麒;新疆建省前的社会概况[J];新疆地方志;1992年02期
4 勿语;;彼得·伯克的《图像证史》出版[J];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5 邓志勇;;伯克与海德格尔的相似性[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彭立勋;伯克论崇高与美[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舒諲;;读书杂咏[J];读书;1979年06期
8 ;虎斑贝的神话[J];航海;1987年06期
9 麦克尼尔 ;周为青;;神话、历史及历史学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08期
10 骆振渝;;神话:开始退缩的主题——女性原型符号的历史解码[J];唐都学刊;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远蝉;谢关林;;洋葱伯克氏菌是人类的敌人还是朋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毛艳;王骏;;西南少数民族的“不死药”神话内涵探析[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丁海彬;耿宁;;由《哈姆雷特》的王位纷争小窥兄终弟及的伦理沿袭[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白烨;;“重述神话”:文学与文化创意的双赢[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5 胡远鹏;;纵观海内外《山海经》研究五十年[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杨丽卿;;佤族《司岗里》神话中蛙神形象的图像学研究[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若柏;;史前重大的环境灾链:从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10 赵丈田;陈奇志;;岳阳茶源考[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舒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夏斐;[N];光明日报;2002年
3 周明;[N];辽宁日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姚燕燕 本报记者 徐敏;[N];解放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吴艳 裴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6 乘舟 陈友东;[N];黄石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N];北大荒日报;2010年
8 记者 徐祝君;[N];舟山日报;2011年
9 牛小白;[N];经理日报;2010年
10 吴林芳 彭刚;[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玉梅;英语语篇分析的伯克新修辞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朱振武;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心理美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盛葳;历史的错位:J-F.米勒及其在中国的评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张莉;红色神话演绎之路[D];浙江大学;2009年
5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郝军启;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吉林大学;2009年
7 冯建明;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的变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8 林新华;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9 苑博华;伯克霍尔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产低温脂肪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马景秀;新闻话语意义生成的系统功能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英伟;从心理美学探究尤金·奥尼尔《悲悼》的乱伦母题[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2 马千;真实性与严肃主旨[D];四川大学;2005年
3 周慧敏;老子神化与神话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曾欢欢;电视广告符号与消费主义神话[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甄洪永;先秦儒家思想没有导致戏剧的晚出[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龙国静;布依族神话与古歌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岳欣莹;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性因素[D];西北大学;2009年
8 高岑;心理学视角的设计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9 金小天;复乐园——露易丝·厄德里奇小说世界中的女性解读[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王瑾;改写中国神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希腊神话母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