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歌剧《刘胡兰》的艺术特征及其唱段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0 17:09

  本文关键词:歌剧《刘胡兰》的艺术特征及其唱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歌剧 刘胡兰 音乐形象 艺术特征 唱段分析


【摘要】:民族歌剧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在中国艺术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艺术发展得益于新中国的成立,大量的优秀歌剧作品层出不穷的涌现出,离不开歌剧创作者辛勤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在《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党的女儿》等优秀歌剧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红色经典歌剧《刘胡兰》,它是第二次歌剧高潮的代表作,该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同时又巧妙地与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注重音乐形象与戏曲形象的有机结合。戏剧情节与戏剧形象为歌剧音乐形象的塑造和创作提供很好的支撑,由表演、咏叹调、乐章来表达剧中人物性格特征及内心。借鉴外来歌剧创作方法,并将中国传统的音乐创作与其很好的融合。歌剧音乐形象的把握需要通过声音表现、语言韵味风格、歌剧演员的形体表演来体现,,即歌剧演员的二次创作,它可赋予歌剧人物新的生命力。 歌剧《刘胡兰》在英雄形象创作方面是显著的。在塑造音乐形象上,不管是从刘胡兰“宁死不屈,意志坚定”的性格刻画上还是展现其女性细腻性格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歌剧中刘胡兰的音乐形象真实、丰满、深入人心,这种精彩生动的音乐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性格鲜活、具有艺术性的舞台表演,其传递着真切和浓厚的民族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越;;演唱中国民族歌剧选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7期

2 赵丽;;最深沉的爱——中国著名歌剧《江姐》演唱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9期

3 孙玉柱;;中国民族歌剧的鲜明艺术特征[J];飞天;2010年20期

4 赵凯;;关于毛泽东为刘胡兰两次题词的考证[J];党的文献;2005年06期

5 ;刘胡兰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J];广西党史;2005年02期

6 孙俊钰;;中国革命题材民族歌剧唱段中女高音的演唱分析——以《党的女儿》和《白毛女》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余惠承;;声情并茂 情景交融——关于《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演唱分析与处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王康华;;咏叹调《情歌》的演唱分析[J];四川戏剧;2008年05期

9 杨莉莉;;论民族化的中国歌剧演唱艺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高雷;;浅谈山西民歌歌词特色[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1275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75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