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的后现代主义特质——以孟京辉为考察中心
本文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的后现代主义特质——以孟京辉为考察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南学术} 2 0 1 3年第 3期
2 O世纪 9 O年代中国先锋戏剧的后现代主义特质 以孟京辉为考察中心 倪思然常瀚文
摘要: 2 0世纪 9 0年代的先锋戏剧为当代中国戏剧注入了崭新的艺术与文化元素。以孟京辉的戏剧创作观和舞台实践为考察中心,可见该时期先锋戏剧的后现代主义特质主要体现在情节结构、舞台形象塑造与戏 剧语言三个方面,呈现出与西方后现代艺术似中见异的“东方后现代”色泽。该阶段的先锋戏剧对于中外戏剧艺术的资源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且在市场经济兴盛的语境中,面临着文化身份的困境与悖论。 关键词:先锋戏剧;后现代主义;情节结构;舞台形象;戏剧语言 中图分类号: I 2 0 6 .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1 5 6 9 ( 2 0 1 3 ) o 3— 0 2 4 1— 0 8
引
言
2 0世纪 9 0年代的中国先锋剧坛异彩纷呈。林兆华、盂京辉、牟森、过士行、张献等的艺术
理念和创作实践,传承了 8 0年代戏剧探索的风潮,开拓了曾以北京人艺演剧体系为主流的中
国话剧艺术的崭新艺术空间,并与具有市场导向性的“商业戏剧”保持着较为显著的分野,因 而具有鲜明的文化身份和突出的艺术思潮史意义。其中,盂京辉作为新锐导演异军突起,几乎成为整个 9 0年代先锋戏剧的“招牌”,为当代中国剧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尽管中国缺乏西方那种后现代主义赖以生存、发展的后工业社会文化土壤,,然而当代中国的许多文化现象,如马原、孙甘露等人的“先锋小说”、台湾的罗青等人的“后现代诗”、香港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等的后现代特征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的复杂性以 及当代中西文化语境的差异性,本文并不是将 2 0世纪 9 O年代的中国先锋戏剧看作用西方标 准衡量的“后现代主义戏剧”,也避免试图将后现代主义理论与中国先锋戏剧艺术中的元素进行“对号入座”处理的做法。
美国当代理论家弗雷德里克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指出:后现代主 作者简介:倪思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常瀚文,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本文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的后现代主义特质——以孟京辉为考察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6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3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