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民间戏曲传承意义的文化学、价值观、实践性解读——从“依团代传”传承创新模式谈起
本文关键词:濒危民间戏曲传承意义的文化学、价值观、实践性解读——从“依团代传”传承创新模式谈起 出处:《戏曲艺术》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抢救濒危民间戏曲大弦子戏,在没有大弦子戏剧团可以依托、民间艺人又所剩无几的情况下,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创造性地提出"依团代传"的传承模式,依靠当地山东梆子、枣梆剧团的力量传承大弦子戏。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帮助下,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重新搬上舞台,"依团代传"模式取得阶段性成功。本文以此为题,结合民间戏曲独特的审美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民间戏曲在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从文化学、价值观、实践性三个方面分别解读濒危民间戏曲传承的意义,同时也提出了抢救传承濒危戏曲剧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Abstract]:In order to save the endangered folk opera big harp play without a big theatre, a folk artist can rely on,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eze city There is not much left., creative local opera Heritage Institute "in put forward on behalf of biography" inheritance model, relying on the local Shandong Opera Troupe, jujube Bang Harp play. In large power transmission Ar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under the help of the big harp play classical repertoire "two mountains > back on stage," according to the biography on behalf of the success of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folk opera unique aesthetic style and distinctive regional features and folk opera in the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values from the culture, folk opera, endangered heritage significance were interpreted in three aspects of practice, but also put forward to rescue endangered opera inheritance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基金】:2014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民间小戏保护传承工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CWYJ22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2014年8月19日,济南市百花剧院演出了大弦子戏《两架山》,这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共同创作完成的非遗保护项目,名称为《四十年前的记忆——“依团代传”恢复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汇报演出》。这是大弦子戏与观众阔别40余年后重新走进剧场、走进观众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锋锋;;河南民间戏曲艺术的市场化道路与多样化发展[J];成功(教育);2011年01期
2 刘玉环;郑芳芳;;民间戏曲文化的当代价值[J];芒种;2012年24期
3 刘克;中原民间戏曲与传统娱乐习俗传承关系考[J];中州今古;2002年06期
4 ;《四川民间戏曲雕刻选》、《古傩神韵》分别荣获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三等奖[J];四川戏剧;2003年03期
5 贾小鹏;;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现状与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贾小鹏;;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年06期
7 钱建华;王鹏龙;;浅析戏曲的民俗传承——以山西雁北一带的民间戏曲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徐薇;;民间戏曲与传统仪式的互动——以二人转艺人在农村葬礼中的表演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6期
9 孟祥路;;节庆传统与民间戏曲的互动影响探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吴太祥;;全球化语境下贵州民族民间戏曲的发展与传播[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慧颖;;从民间戏曲的经验教训看基层和谐社会建设[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卫赞成;;“老腔”:民间戏曲百花园中的古老花朵[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
本文编号:1392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39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