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环城社区业余壮剧团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靖西环城社区业余壮剧团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 出处:《歌海》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南路壮剧流行于广西靖西县一带,有200余年历史,是当地群众喜爱的剧种。通过对靖西环城社区业余壮剧团的实地考察,对当下南路壮剧的历史、传承人、唱腔、表演顺序、行当分类、乐队、剧目内容、剧团运行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靖西壮剧面临着缺乏年轻传承人、资金不足、学校教育重视不够、政府资助不足等问题。当地政府应该尝试壮剧进校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艺人地位等措施,促进靖西壮剧的传承与保护。
[Abstract]:Nanlu Zhuang Opera is popular in Jingxi County, Guangxi,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 years, is a favorite of the local people. Singing, performing sequence, business classification, band, repertoire content, troupe 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ound that Jingxi Zhuang Opera is faced with a lack of young inheritors, insufficient fund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school educ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try to promote the transmission and protection of Jingxi Zhuang Opera by increasing publicity, promoting the status of artist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一、靖西壮剧基本情况(一)靖西县文化概貌靖西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中越边境,是祖国南部的边陲重镇。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包含19个乡镇、291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是广西八个边境县(市)中人口最多的县份。这块土地养育着壮、汉、苗、回、满、侗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占总人口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蒙秀峰;;南路壮剧与靖西提线木偶戏的亲缘[J];民族艺术;1991年02期
2 韩德明;;壮剧艺术纵横谈[J];四川戏剧;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秀苗;;北路壮剧语言特色及英译原则[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文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壮剧的保护与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阳;北路壮剧师承方式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重;;云南壮剧与文化品牌关系浅议[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2 黄晓娟;;守护民族文化中的差异美:壮剧保护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陈亦愚;;残缺的圆满——评壮剧《天上的恋曲》[J];歌海;2009年06期
4 刘琉;徐健;刘诗仁;;云南壮剧的保护与传承摭谈[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吴秋燕;;壮剧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刘诗仁;;云南壮剧研究概览[J];文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陈丽琴;;壮剧与民俗文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刘琉;程德才;;论云南壮剧发展的制约因素[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李萍;;政府行为及政策导向的二次文献分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保护研究(之一)[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苏沙宁;欧阳园香;;广西三种壮剧之比较[J];文山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诗仁;;在困境中跋涉——文山州壮剧团调查报告[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2 邹汉松;;文山州壮剧音乐概述[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3 许六军;;探索才有出路 创新才能发展——七场壮剧《曼瑞毕侬》音乐唱腔创作体会[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4 农占成;;剧种要发展,人才是关键[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雪锋;云南也有壮剧[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中共广西百色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副市长 黄建宁;壮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传播[N];光明日报;2014年
3 顾艳伟;壮剧老年人挑大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蒋天灿;云南壮剧入选“非遗”名录[N];西部时报;2008年
5 曾雄英 甘天龙 农正海;求解壮剧人才难题[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盘康;田林县落实委员提案为壮剧团补充新鲜血液[N];广西政协报;2010年
7 本报驻广西记者 严琴;壮剧如何壮大?[N];中国艺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林雪娜;壮剧:探寻壮大之路[N];广西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天韵;壮剧:醉了田林火了壮乡[N];广西日报;2010年
10 韦伯永 温小佩;上林县给民间壮剧创造广阔发展空间[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晓香;百年同乐—从一个民间壮剧团看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艺术[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2 陈文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壮剧的保护与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郑海花;壮剧新师的生活史:一位民间艺人的人生启示[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李昕;田林壮剧艺术节与壮剧的传承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5 黄寿恒;壮字古籍《太平春》语言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1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1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