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家的身份意识与演剧观念之生成
本文关键词:古代戏曲家的身份意识与演剧观念之生成 出处:《戏剧艺术》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古代文人戏曲家在促成戏曲艺术成熟与完善的同时,其固有的身份意识又使他们对演员艺人以及职业类剧作家采取了疏远与歧视的态度,造成了戏曲的文本创作与舞台演唱表演实践的分离;文人剧作家多以诗文家身份自居,创作以"曲意"表达为上,而对戏曲的舞台演唱要求多所漠视。本文在梳理戏曲家身份意识的产生与嬗变的基础上,探讨传统戏曲理论中演剧观念的生成情况,以期对古代戏曲的发展与演变特点加以新的揭示。
[Abstract]:The ancient literati drama in the opera art to matur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s inherent identity consciousness and make them to the actor and artist dramatist aloof from occup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attitude, resulting in separation of text creation and practice stage singing and performing opera; many playwrights as poetry creation in "Italian family identity. Expression, and the Opera Concert requirements are ignored.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ombing Opera House identity consciousnes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opera drama theory,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drama to reveal new.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传奇杂剧史论”(批准号:15BZW121)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批准号:11&ZD1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809.2
【正文快照】: 近代曲学家吴梅将戏曲从文本创作到舞台演唱的过程概括为三个方面:“文人作词,国工制谱,伶家度声。”[1](P.475)只有三者完美配合,才能将剧作最终呈现在舞台上,观众才有机会得以欣赏。但纵观中国戏曲史,这三者分离的现象却长期而普遍地存在着。由于“作词”“制谱”和“度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强;王立芬;;《醒世姻缘传》素材来源再考——兼论小说成书于顺治年间[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付善明;;《金瓶梅》与“隐性累积”——兼论其讲唱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范丽敏;;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元代“逐臣孤子”类杂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赵星;王慧芳;;《谐铎》与《续谐铎》在祁门成书考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黄雯睿;魏胜林;仲笑林;李杰;;苏州古典园林叠石艺术刍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6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7 黄雯睿;魏胜林;仲笑林;李杰;;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与山石的融合[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8 赵崔莉;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赵崔莉;;明清女性的职业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潘攀;;试论李渔戏曲理论中的“性灵”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商传;;元末明初的学风[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2 章宏伟;;毛晋刻书活动考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3 王熹;;明代庶民服饰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4 徐炼;;辛弃疾的马群[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章宏伟;;论明代杭州私人出版的地位[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6 邓晓东;;两种清初民歌总集与明末清初民歌之演进[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7 汪超;;困惑、身份、地域:论“汤沈之争”的错位鸣争[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八辑)——中国文化的理念、偏好与争论[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邹艳;月泉吟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文秀;曹学Oz文学活动与文艺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7 阴帅可;明清江南宅园兴造艺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储著炎;晚明戏曲主情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军;杭州灵隐景区的空间解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马高洁;明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3 于莉莉;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阐释理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姚会涛;《红楼梦》情本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芳;论《红楼梦》中的三个女儿世界[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慧;汤显祖评《花间集》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万鹏;俞平伯散文创作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汪晓健;明清徽商典当业盛衰与现阶段我省典当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潘培忠;论张坚及其《玉燕堂四种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蒋小平;;戏曲大众化与观众美育[J];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李占鹏;;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与地域分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徐燕琳;;论《四库全书总目》的戏曲批评背景[J];戏剧艺术;2011年03期
5 康海玲;;语言的缺失与东南亚华语戏曲的没落——以马来西亚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
本文编号:1424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2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