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批评的信心——论新媒体时代的戏剧批评
本文关键词:重建批评的信心——论新媒体时代的戏剧批评 出处:《戏剧艺术》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戏剧批评 网络批评 自媒体 批评观念 批评标准
【摘要】:多年来,在权力行为、商业行为、人情行为等利益关系的驱使下,中国戏剧批评被扭曲了。当下严肃批评的缺失和网络自媒体批评的活跃,使专业批评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除了因为外部环境扭曲了批评的心态外,戏剧批评界也有自身值得检讨的问题。新媒体时代的批评发生了专业与非专业、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精英批评与大众批评几方面界线的模糊。面对这些新特点,专业戏剧批评应当在坚守独立精神与文化担当的同时,在观念、标准、方法、文体等方面加以更新,从而重建批评的信心。
[Abstract]:Over the years, driven by the interests of power, business and human relations, Chinese drama criticism has been distorted. At present, the lack of serious criticism and the active online media criticism. It makes professional criticism in an awkward situation. Besid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distorts the attitude of criticism, drama criticism also has its own problems to be reviewed. In the new media era, professional and non-professional criticism has taken place.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twork media elite criticism and mass criticism blur several aspects. Facing these new characteristics professional drama criticism should adhere to the independent spirit and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n concept standards and methods. Style and other aspects to be updated, so as to rebuild the confidence of criticism.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
【分类号】:J805
【正文快照】: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戏剧批评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甚至社会上的一个热议话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近二十年来中国戏剧批评萎靡状态的不满,一方面也是因为当下网络上涌现的自媒体批评非常活跃,倒逼着我们的媒体与专业理论批评工作者进行认真的反思。这种反思确实是很有必要的,这些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蒋乃玢;;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媒介转换与融合——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苏文婷;;从现代——后现代主义看美术发展的线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吕文杰;海岩小说与影视的互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荣子;传媒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金祥;戏剧批评:失语、痼疾与主体人格[J];戏文;2004年03期
2 余也评;戏剧批评为何难?[J];上海戏剧;1995年05期
3 宋宝珍;失语的戏剧批评[J];戏剧文学;1998年01期
4 王炜;燃批评之火 照戏剧之深幽[J];广东艺术;2002年02期
5 树;;夏写时著《论中国戏剧批评》将出版[J];戏剧艺术;1987年02期
6 戴玲;;斯坦雷·考夫曼论“戏剧批评的危机”[J];戏剧文学;1988年06期
7 杜隽;当代结构主义戏剧批评述评[J];艺术百家;1990年04期
8 唐卫宸;戏剧危机中的戏剧批评[J];上海戏剧;1990年04期
9 曹树钧;坚持科学品格 热情扶植新作[J];上海艺术家;1995年05期
10 王露霞;;戏剧批评的位置与品格——由傅谨先生《如何让戏剧批评更有效》论题谈起[J];戏剧文学;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先;;面对混沌——戏剧批评为什么缺席[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季国平;;让戏剧批评多一些锐气和活力[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宋宝珍;;欧阳予倩:史论性戏剧批评的创立与发展[A];欧阳予倩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C];2009年
4 宋宝珍;;田汉的戏剧观与戏剧批评[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胜生;戏剧批评:发出你自己的声音[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傅谨;如果让戏剧批评更有效[N];文艺报;2006年
3 万素;戏剧批评 期待回归本体[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宋宝珍;戏剧与批评[N];北京日报;2004年
5 安葵(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生动形象的历史画卷[N];贵阳日报;2006年
6 徐振贵;建立中国话语的戏曲理论体系[N];文艺报;2006年
7 广林;获奖与先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廖奔;隽永 深邃 精辟[N];光明日报;2006年
9 陈敏;“纪念中国话剧百年暨西方戏剧经典在亚洲舞台”论坛召开[N];文艺报;2007年
10 任晶晶;我们收获文学,收获关爱和友谊[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乌兰;当代蒙古族戏剧批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晓凡;论周钢鸣的戏剧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雷晓红;田汉戏剧批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3 鞠慧;论莱辛的戏剧批评[D];南昌大学;2013年
4 程琳琳;李健吾戏剧批评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5 杨光;“小说家”的另一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敏;王世贞《曲藻》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张代会;杜o煅芯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29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2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