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长庚昆曲剧目钩沉及其昆曲表演艺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程长庚昆曲剧目钩沉及其昆曲表演艺术研究 出处:《戏曲艺术》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程长庚是道光年前昆曲科班出身,在其一生舞台实践中,昆曲占有重要地位。程氏是京剧表演艺术体系的奠基人,他在晚年创办四箴堂科班,传昆曲之一脉,使得昆曲艺术精髓初步融入京剧艺术的躯体。这在中国戏曲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Abstract]:Cheng Changgeng was born in Kunqu Opera in Daoguang years ago. In his life stage practice, Kunqu Oper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Cheng is the founder of the performing arts system of Beijing Opera. The essence of Kunqu Opera is initi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body of Peking Opera ar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opera.
【作者单位】: 安徽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
【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3年立项课题“程长庚昆曲表演艺术研究”(项目编号:A2013009)成果
【分类号】:J82
【正文快照】: 一般称呼程长庚是京剧鼻祖、乱弹巨擘。其实,从程氏的艺术根基来看,昆曲对他的影响十分巨大。程长庚的坐科情况众说纷纭。《中国京剧史》程长庚传记说他“坐科于安徽”,《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说程氏“幼入徽班坐科,后随父北上,经保定入京”,《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伟品;;京剧语音规范的形成与早期语音实践[J];戏剧艺术;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周传家;北京的昆曲艺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孙冬虎,王均;近现代北京城区教育、书肆、戏曲的文化地理特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郭晓婷;;清代北京旗人与戏曲[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5 罗辛;;社会转型期中国艺术的发展及几个相关的理论问题(上)——中国舞蹈及舞剧近现代发展的大环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钱成;;清代红楼第一戏《红楼梦传奇》简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轩蕾;;乾隆时期北京的昆剧演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8 李真瑜;;论戏剧流变与社会文化时尚的关系[J];武陵学刊;2010年06期
9 范丽敏;关于清中叶雅部渐衰原因的几点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钱成;;清代首部“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五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芦玲;;清代民国时期的北京精忠庙[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2 孙冬虎;;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艺术空间[A];北京史学论丛2014[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立松;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3 卢敦基;李慈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之薇;献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庚;民国北京戏剧市场研究(1912-1937)[D];武汉大学;2011年
7 刘兴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星;乾嘉杂剧形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艳;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陈建华;元杂剧批评史论——古代部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飞燕;虽然一世为人妒,赢得千秋代汝哀[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倩;中央美术学院藏《庆寿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龚瑞怡;《聊斋志异》与士人社会交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丽萍;商业视域下的李渔戏曲理论与创作[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徐艳霞;《汉语大词典》丧葬词语商补[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慰东;清末民初女伶的崛起谫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7 卞冀;清代宫廷承应戏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8 张申波;郑振铎戏曲史学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郭玲;清代前中期折子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时双双;《长生殿》之清代接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谨;;京剧崛起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近代转型——以昆曲的文化角色为背景[J];文艺研究;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罗;全国政协实施《保护扶持昆曲艺术》工作[J];中国戏剧;2004年06期
2 戴平;保存昆曲遗产之我见[J];戏剧艺术;2004年03期
3 文轩;我校举办昆曲艺术高峰论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汪人元;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J];艺术百家;2005年05期
5 吴平平;;新世纪昆曲传播新趋势[J];艺术百家;2005年06期
6 刘宇宸;我对昆曲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5年03期
7 王子婴;;对高校普及昆曲艺术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8年09期
8 马家钦;;昆舞对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昆曲与昆舞》系列之一[J];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9 唐红芹;;明清青楼名妓精于昆曲表演原因初探[J];科学大众;2008年05期
10 方军;;昆曲的七种美[J];上海戏剧;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毓敏;;根据昆曲的规律发展昆曲[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侯少奎;;喜看昆曲现代戏《陶然情》[A];中国演员(2011年第5期总第23期)[C];2011年
3 汪仕豪;;苏州园林引入昆曲艺术让国宝发扬光大[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4 杨凤一;;昆曲的改革、发展,要立足于抢救、继承[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5 黄竞莹;;顾卫英的昆曲表演[A];中国演员(2011年第6期总第24期)[C];2011年
6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深入推进[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7 刘南;;海峡两岸昆曲艺术家献演《牡丹亭》 昆曲邂逅海德堡[A];中国演员:2013年第4期 总第34期[C];2013年
8 沈泉生;;谈木偶昆曲的传承及保护[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9 孙毓敏;;一次昆曲艺术大餐[A];中国演员(2012年第3期总第27期)[C];2012年
10 李蓉;;努力坚守 传播昆曲文化——记浙江昆剧团青年小生曾杰[A];中国演员(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安裴智;传承昆曲不能走商品化之路[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艺言;加大抢救保护扶持力度 促进昆曲艺术科学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实习生 班晓R,
本文编号:1431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3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