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当代二人转特异景象及其精神传达

发布时间:2018-01-18 02:10

  本文关键词:当代二人转特异景象及其精神传达 出处:《戏剧文学》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二人转 痴残 娱乐 原始意象 女神崇拜


【摘要】:当代二人转表演当中,丑角常以各种脱离常态的语言、神态与动作"扮痴"与"扮残",部分艺人更是以此作为常规的演出手段。"痴残"现象存在真实的历史基础,这类表现手段是民众的生存经验的表述和娱乐精神的传达。以"傻子"视角来描述现实,或以残疾姿态表现人物,表明二人转"游离""戏仿"的艺术态度,同时也是二人转原始意象的一种象征性转换,丑角的自我贬抑起到了反衬的作用,使旦角的优势得到强化,这种反差的造成与远古女神崇拜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Abstract]:In the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of the two people, the clown often uses a variety of language that is out of the ordinary, with a look and action of "acting as a fool" and "impersonating the disabled". Some artists take this as a conventional means of performance. The phenomenon of "delusion" has a real historical basis. This kind of means of expression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people's living experience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spirit of entertainment. It describes the re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ol" or expresses the characters with the posture of disability, which shows the artistic attitude of "moving away" and "parody" of the two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symbol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image of Errenzhuan. The self-deprecation of the clown plays a role of contrast, so that the advantages of Dan Jiao have been strengthened. This contras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e of ancient goddess worship.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人转原始意象与远古女神崇拜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JD24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当代二人转表演当中,丑角有时会故意扮作弱智、傻子,或在表演当中做各种病态的肢体动作,如腿脚不利落、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搐、斜视、痉挛等等,用背离现实生活逻辑的语言,异乎常态的表情和动作来制造特殊的演出效果。有一些二人转艺人已经将“扮痴”和“扮残”作为常规的演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浩;;旧东北傻子故事里的关东民间意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邵君秋;;盖格尔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辛刚国;六朝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情采关系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玉能;;盖格尔的现象学艺术意味论——文学艺术的价值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舒娜;;浅析舞蹈中眼儿“媚”艺术表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8 殷晶波;;对艺术特征的一种审美性诠释——试谈对庄子“言”“意”观的认识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9 刘玉叶;;从符号美学视角看汉魏六朝书法评论中的人格比兴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潘晓华;;从《爱》浅谈文学语言模糊性的美学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怡村;;浅析汉画像石的艺术价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董雪莲;;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创新理解[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5 陈文新;;论明代诗学主流派的内部争执[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6 段友文;;论民歌的审美意象[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7 童庆炳;;文学创作的审美意义[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8 马卫星;;试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综合本体[A];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徐岱;;回归哲学的美学——论审美学的知识形态[A];东方丛刊(2001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七辑)[C];2001年

10 李文钢;;诗应如何为驳杂生活留下独特显影——由阅读《他手记》引发的随想[A];“生命之光”——侯马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4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吕娜;都市婚恋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范姝;材料的言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琦;论绘画写生中的创作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旦正才让;藏族古典诗学味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俭;论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迪[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孔元元;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翡翠制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艺地图[J];上海艺术家;2010年01期

2 叶榆枫;;无法掩盖的爱[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3 郭明;;漆画的材料美感与精神传达——以蛋壳材料为例[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翟险峰;周孟栓;;陶长卿的履行职责“经”[J];人大建设;1998年02期

5 张蛟龙;;开会的唾沫[J];金山;2008年05期

6 张国庆;;体育文学与体育精神的探讨与创新发展[J];芒种;2012年19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瑾 姚彤 李行 隋云雁;认真抓好会议精神传达学习贯彻[N];新疆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莫积斌;确保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个干警[N];广西法治日报;2014年

3 巴中日报记者 秦春燕;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N];巴中日报;2012年

4 徐燕 王鹏程 陈志奎;市委召开党的十八大精神传达大会[N];镇江日报;2012年

5 记者 张莎;把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N];重庆日报;2013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徐志民;进社区入大棚 党代表来到咱身边[N];通辽日报;2012年

7 通讯员 马金源;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N];西宁晚报;2013年

8 记者 孙晓陵;市直机关工委:要把党代会精神传达贯彻好[N];三峡日报;2007年

9 记者 赵静;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廖国勋到我市作党的十八大精神传达报告[N];铜仁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李轩仪;国网年中工作会精神传达到位[N];西南电力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禹辰;山水画哲学思想的精神传达[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38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38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b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