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胡集书会保护与传承的艺人视角
本文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主位观 胡集书会 民间艺人 真实 出处:《民族艺术》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已有的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讨论,基本都是从作为论述主题的"我"的角度展开进行的,而作为传统文化承载者与传承主体的民间艺人、手工艺者等却是"失声"的。这一情势的出现,又是与当下政府主导的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紧密相关的。但事实上他们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主体,因此若要想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充分倾听他们的声音并维护他们的意愿与权利。
[Abstract]:The existing discussions about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basically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I " , which is the subject of the discussion , but 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arrier and the folk art person who inherits the subject , the handicraft is closely related . But in fact they are the real transmission subjects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 so if we want to better protect and inherit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 we must listen to their voice and maintain their will and right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基金】: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26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整体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急速变迁,诸多源于农耕时代的文化传统正面临着快速的衰微与流逝。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及中国对自身文化自觉性的逐步提高,作为本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亦开始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我们的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向振;;“非遗”传承人认定与集体性乡民艺术的保护——以冀南GY村“捉黄鬼”活动为个案[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年02期
2 姚吉成;;胡集书会的生存困境及其文化再生[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龙玉霞;;关于胶州秧歌、胡集书会现状及发展的若干思考[J];戏剧丛刊;2014年02期
4 王加华;;当下民间说书艺人的生存困境及其应对策略——以胡集书会参会艺人为中心的探讨[J];文化遗产;2012年04期
5 方晓斌;虞亦生;;曲艺的根本出路在于自身的改革[J];观察与思考;2012年03期
6 刘铁梁;;感受生活的民俗学[J];民俗研究;2011年02期
7 张士闪;;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J];思想战线;2011年02期
8 周超;;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法保护的基本理念[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9 王学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种倾向”及对策分析[J];民俗研究;2010年04期
10 刘红娟;;推手而不是扶手——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中政府、专家的角色探论[J];戏剧文学;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沛然;音乐与养家糊口[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玉;民间艺人、书会传承与乡民社会[D];山东大学;2008年
3 周志勇;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湖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加华;;“你”怎么看:胡集书会保护与传承的艺人视角[J];民族艺术;2017年03期
2 陈秋;;女性民俗与农村妇女的村庄政治参与——以温州L村为个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李向振;;迈向日常生活的村落研究——当代民俗学贴近现实社会的一种路径[J];民俗研究;2017年02期
4 王欣;;论“生活世界”与民俗学——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谈起[J];民俗研究;2017年01期
5 徐晓霞;;民俗学中城市生存变化及状态——《民俗学在今天应该意味着什么——欧洲经验与视角》读后感[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12期
6 谢红萍;;文化交流视域下民间叙事的本土实践——读《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J];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06期
7 李生柱;;冀南醮仪中“功”的逻辑与实践——兼论民俗语汇作为民俗学研究的一种可能路径[J];民俗研究;2016年06期
8 侯伟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俗艺术路径变迁研究[J];包装工程;2016年18期
9 卫才华;岑建如;;山西陵川说书与乡村礼俗生活[J];艺术探索;2016年04期
10 巴莫曲布嫫;;民俗学伦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云嘉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张枫楠;墨江哈尼族牛皮鼓文化的变迁[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3 嵇鸣洲;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和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4 王献水;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阳;非遗视角下餐饮企业的革新与保护[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宸羽;我国满族说部文化的保护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7 秦欣;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法律保护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6年
8 王琼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9 万\,
本文编号:1472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7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