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话剧台词英译之言语行为理论观照

发布时间:2016-10-23 20:31

  本文关键词:论表演性对戏剧翻译的启示——从书斋把玩到优人搬弄的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湘潭大学》 2011年

话剧台词英译之言语行为理论观照

刘艳红  

【摘要】:中国话剧产生于20世纪初,是中国戏剧的一个特殊分支。话剧是一种主要依靠角色对话即台词展开故事情节并塑造人物形象的戏剧体裁,具有语言文学艺术和舞台表演艺术的双重特征。本文认为,话剧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一方面,话剧是剧作家运用语言进行剧本创作,编造系列对话来呈现故事、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借以实现反映生活、颂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教化民众意图的一种间接地“以言行事”的行为。另一方面,话剧中的人物角色虽然栩栩如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找到类似的原型,但他们个个都是剧作家头脑思维的产儿。剧中人物的语言尽管个性鲜明,活泼生动,实质上均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虚拟语言。换句话说,剧中角色言来语往,以言表情、以言表意、以言行事乃至以言取效的行为,其实只是一种准言语行为(quasi-speech act)。 以人物话语对白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话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作品。因此,话剧除了具有一般文学作品的共性之外,还有其独有的特性(如舞台表演艺术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话剧中的角色话语意图的实现一方面受制于语言结构规约、文化规约、话剧艺术规约等,另一方面也受到剧作家创作意图的左右。要将中国话剧译成英语,译者,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特殊“言语行为”者,既要遵从汉语语言结构规约、文化规约和话剧艺术规约,又要设法顺应英语语言结构规约、文化规约和英语戏剧艺术规约,同时还得在剧作家框定的有限活动空间内,根据极其有限的语境,细心领会剧中人物对话的交往意义和意向,努力分辨其话语意义与会话含义,争取既译出其言内之意,又体现其作为话语施为力量的言外之力,为目标读者(观众)顺畅理解剧情铺路搭桥。 目前,不少学者已经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话剧台词与对白翻译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都围绕话剧台词与对白翻译究竟应更加注重其文学性还是表演性展开和进行,对其作为特殊言语行为之特性缺乏应有的理论观照,这正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以《茶馆》及其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证,试图从规约和意图这两个切入点分析作为特殊言语行为的中国话剧对白,探讨话剧翻译的有效途径,最终提出,只有充分考虑话剧对白这种特殊言语行为的语言规约力量和施为力量,对其加以仔细揣摩、全面理解与恰当转化,才能得到最优化的话剧翻译。本研究成果对于今后人们从事话剧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民;论语用学原理对翻译对等论的解释功能[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4期

2 胡范铸;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的法律语言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陆扬;;意义确证:一个难解的结——解构言语行为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4 刘龙根;意向性与意义理解——从言语行为论的视角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姜琳琳;袁莉莉;;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法律语篇的翻译单位[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6 赵明;言语行为理论与等效翻译原则[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李扬;;20世纪中国话剧发展中的现代性问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祝朝伟;浅论戏剧的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刘肖岩;试论戏剧对白的翻译单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黄芳;;论表演性对戏剧翻译的启示——从书斋把玩到优人搬弄的转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远志,马翔宇;试论辞格的施事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关丽娜;从语用前提对称看等值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刘勃;索绪尔及其现代语言学思想试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杜洪波;向晓红;;英语言语失误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He-She,His-Her”运用的个案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邦友;谈译入语的可接受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6 欧阳利锋,徐惠娟;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谈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俞莲年;语言的特殊性与口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张蓊荟,沈晓红;英汉翻译过程中推理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杨京宁,王琪;汉语新词新语词源探析及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陈彦;;从“剩女”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余婷;;浅析俄汉翻译中的转换法[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杨慧琼;杜建华;;受众为何按照谣言而不是新闻行事?——对2010年两起地震谣言的比较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素珍;;试论合作原则及其偏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6 鲍德旺;杨士超;;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之解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7 顾云青;;运用猜词策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孙丽;吴小梅;;Meaning and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9 葛卫红;;汉英照应成分比较及对语篇翻译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喆;英语言语幽默的图式特征及解读难题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世超;当今翻译教学状况与优化策略[D];河北大学;2009年

2 高飞;体育英语英汉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许丹;英语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温雅琴;目的论在中英广告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才华;会话含义及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婷婷;;论巴斯奈特的戏剧翻译观[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张保红;文学语言的审美性与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陈可培;从文化比较看《红楼梦》英译本[J];红楼梦学刊;2000年01期

4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潘卫民;;景点英译的格式塔诠释[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4期

6 司显柱;对近二十年中国译学界对翻译单位命题研究的述评[J];外语学刊;2001年01期

7 刘肖岩;试论戏剧对白的翻译单位[J];外语学刊;2002年04期

8 司显柱;;译文与原文意图冲突因素分析——兼谈翻译中的意识形态[J];外语学刊;2005年06期

9 刘肖岩,关子安;试论戏剧翻译的标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吕俊;;谈语段作为翻译单位[J];山东外语教学;1992年Z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汝东;言语行为理论的修辞学价值取向[J];修辞学习;1996年04期

2 芮燕;;言语行为与语境[J];青年文学家;2010年05期

3 肖巧慧;;儿童言语行为的会话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18期

4 顾艳;;商务英文信函中的指令性言语行为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5 贺桂华;;从言语行为理论看英语习语的语用功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塞尔;卢旦怀;;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9期

7 吴格非;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J];煤炭高等教育;1998年02期

8 房红梅;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J];外语研究;2001年04期

9 霍永寿;从言语行为的实施看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2期

10 翟弘,徐美彦;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十八相送”的解释力[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芳;;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述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黄清贵;;论Gone with the Wind一书中Rhett Butler形象的塑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4 钟星;;英语陈述句中语调的语义功能三分法——利用J·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其语义功能进行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关兴丽;;墨家的言语行为思想和中国古代逻辑[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6 徐洁;;言语行为理论与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温年芳;;目的论与《茶馆》译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8 王晓萍;;简评塞尔的句子意义分析[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9 费定舟;;基于分枝时间框架的通信系统的BDI模型[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何超英;陈军;蒋捷;韩刚;;基于言语行为的协作空间冲突处理过程建模[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方;[N];光明日报;2002年

2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廖美珍;[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本版编辑 [丹麦]彼得·坎普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吴晓江 编译;[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辛斌;[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何成洲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陈波;[N];光明日报;2000年

7 ;[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周玉宁 刘蓓(翻译);[N];文艺报;2004年

9 刘凤侠;[N];吉林日报;2009年

10 蔡曙山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以言致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赵明炜;会话的交互言语行为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陈海庆;语篇连贯:言语行为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根辉;计算语用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建香;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贺春英;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回眸与反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傅利;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问答话语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郭艳娟;阅读的伦理:希利斯·米勒批评理论探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柳海涛;社会的语言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清;法官庭审话语的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寒冬;引入言语行为理论指导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必要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芳;对汉语心理咨询节目中“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倩;请求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曾薇;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崔文明;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请求施惠行为[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魏忠兰;汉语暗示言语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陈晓晶;汉语竞聘演讲中承诺言语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梁蕾;汉语评价言语行为及其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郑海玲;约翰·塞尔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意向性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皮维;情景中的英谚汉译: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表演性对戏剧翻译的启示——从书斋把玩到优人搬弄的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1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6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